日媒曝出重磅消息,首批大约6吨的北海道扇贝已经运抵中国!但令人好奇的是,这批日本

明明很懂行 2025-11-20 12:08:39

日媒曝出重磅消息,首批大约6吨的北海道扇贝已经运抵中国!但令人好奇的是,这批日本海鲜到底卖给了谁?一查才发现,竟然是日本自己在中国设立的公司买的。   中国消费者对日本海鲜的抵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尤其是从日本核污水排海引发大家大范围担忧之后,市场上的进口商很少再愿意碰日本水产,生意是生意,安全才是底线,所以为了绕开这个障碍,日本水产公司干脆自己在中国注册,扇贝从北海道拉过来,接下来就能自己消化库存把货“合法”变进来。   这些扇贝一进国内工厂,加工流程一套下来,标签就可能直接变成“中国制造”,什么北海道产地都看不见了,消费者去买冰柜里的扇贝顶多看到是大连或者山东加工,谁还能想到里面其实是来自日本?这种操作让人吃得一点底气都没有,核污染这事谁都怕,毕竟谁愿意拿自家健康去赌?   韩国那边公布了检测数据,核污染物含量明显上升,再看看北海道自己的数据,今年扇贝死亡率比往年高太多,官方解释是气候变暖和缺氧,但核影响到底占多大比重也没人能拿得准,即便最新一批扇贝都查了报告说没超标,可大家心里总是忐忑,日本的加工厂遍布中国好几个城市,这种进口模式明显不是一时的事,后面别的水产品像秋刀鱼、鲑鱼也可能用同样的渠道进来。   日本水产公司手握合规手续觉得自己没毛病,但消费者不买、不吃,哪怕价格便宜也上不了餐桌,那些扇贝很可能会一堆堆囤在冷库里,商家怕被质疑,电商平台也都很谨慎,生怕被贴上“日本原产”的标签。   中国人心里的担忧很直接,不是说对日本的东西有成见,而是核事故之后的安全感失踪了,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日本那边还在排污水,谁都不清楚风险到底延续多久,而食品行业又不是一般买卖,能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就要放心才敢买,扇贝这类水产品一旦环节不透明,信任自然就打了折扣。   这批北海道扇贝一方面代表了日本水产的变通手法,另一方面也让人看清了中日市场之间的信任危机,大家都怕出事后没人管,无论企业怎么玩商业逻辑,这种底层的消费恐惧一时半会根本消不掉。

0 阅读:9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1
2025-11-20 12:42

什么人批准的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