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百济的研发效率市场在持续退潮,这时候应该多做深度研究。那天谈百济神州的感性认

庚黑星君 2025-11-21 04:00:18

再谈百济的研发效率市场在持续退潮,这时候应该多做深度研究。那天谈百济神州的感性认知不少人就说这个公司的研发效率低,研发投入巨大但产出寥寥。我们之前还真的研究过这个问题:一是百济神州不断强调早期研发投入的重要性。公司认为,行业通常将三分之二的资源投入临床Ⅲ期。而百济神州则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在药物发现和临床早期(Ⅰ/Ⅱ期)投入重金。其逻辑是,通过组建超过1200人的临床前团队(全球最大肿瘤药物发现团队之一),并建立完整的技术平台,在研发前端筛选出大量候选分子,从而确保推进到后期临床的药物是真正的“优胜者”,从源头上大幅降低Ⅲ期临床试验的失败风险。二是百济神州走的是去CRO的路,这个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后才能在财务上更经济。这其实是百济神州的优势,因为自己掌握研发全流程,可以直接跟医生和患者接触得到更好的反馈。这个路需要量大之后才有规模效应。三是百济研发投入不算高,养cro团队+四五十个早期项目,哪怕是跟当时同体量的美国biotech对比来看,研发算很高效了。当然这过程中百济弯路也多,parp国内大额研发,tigit和pd-1的海外临床代价太大,要不是bd给诺华收了首付弥补损失,估计怕是更得被喷成筛子。好在后续bcl-2、btk protac最终跑出来了。 我们做了个中型药企研发支出的对比,单位是亿美元: 其实我们比较佩服百济的是三点: 一是知道围绕cll/sll深耕,而不是哪个火去做哪个,百济应该也明白自己核心能力圈更多在小分子; 二是行业再艰难,它都没砍过研发支出; 三是它各个方面都更像外资,感觉更了解FDA和EMA。且无论研发立项、临床还是销售都跟信达、恒瑞这些立足国内的不太一样。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