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可控核聚变 最接地气的10家公司”的清晰梳理: 一、行业背景速览 最近在上海工博会上,“国家队”中国聚变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宣布将在上海建造新一代装置——“中国环流四号”,目标是2050年实现核聚变发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受此消息刺激,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早盘逆势上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本内容聚焦10家“最接地气”、与可控核聚变产业紧密相关的公司,覆盖从核心材料、关键设备到工程建设、后期运营的全产业链环节,帮你快速看懂这个未来能源赛道的“玩家名单”。 二、10家公司核心业务与亮点(通俗版) 1. 永鼎股份 干啥的:生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类似给“人造太阳”磁体缠上“零电阻降温腰带”)。 亮点:国内唯一能量产千米级带材的民企,已拿下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订单,国产替代率超80%;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暴涨917.66%。 小白理解:磁铁不发热,电流跑得更快,等离子体才能乖乖待在反应炉里——永鼎就是卖这条关键“降温腰带”的。 2. 西部超导 干啥的:专注低温超导线材,全球市占率15%,为多个核聚变实验堆(如EAST、环流三号、BEST堆)提供关键材料。 亮点:技术实力强,相当于给磁体做“压缩机”(配合永鼎的高温超导带材,覆盖全场景磁体制冷需求)。 小白理解:永鼎是“空调”,西部超导就是“压缩机”,一个高温一个低温,共同搞定磁体的稳定运行。 3. 联创光电 干啥的:研发高温超导磁体整机(直接提供完整的磁体解决方案),背后有上海交大技术支持。 亮点:中标“星火一号”项目,拿下4180万高场磁体订单(磁场强度15T-20T,国内第一梯队)。 小白理解:别人卖线材,它直接卖“整块磁铁”,一站式打包服务,利润更丰厚。 4. 安泰科技 干啥的:全球首家实现全钨偏滤器量产的企业,产品用于核聚变装置的“炉壁防护”。 亮点:获得ITER和环流三号双认证,钨铜部件累计交货数万件,国内无替代方案。 小白理解:核聚变炉壁像“锅底”,要承受上亿度高温,安泰卖的就是“不粘锅涂层”(防火砖),技术壁垒极高。 5. 国光电气 干啥的:提供偏滤器、包层系统的真空测控组件(如压力传感器等),国产化率超90%。 亮点:业内独创核级压力传感器,是ITER项目国内唯一供货商,同时服务中国环流三号。 小白理解:炉子点火前需“抽真空”并实时监控压力,国光就是“智能体温计+抽气筒”。 6. 中国核建 干啥的:核工程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负责实验装置厂房、屏蔽体、核级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亮点:母公司中核集团是中国聚变公司的大股东,上海“环流四号”的土建环节基本“内定”。 小白理解:再高端的实验堆也得先“盖房子”,中国核建就是“工地总包”,订单又大又稳。 7. 中天科技 干啥的:国内海缆龙头,延伸布局特种低温线缆、超导电缆,相当于核聚变装置的“血管”。 作用:负责把控制信号和液氦冷媒精准输送到磁体内部。 9. 上海电气 干啥的:提供聚变堆主机、磁体支撑、环向场线圈等“巨无霸”核心设备,相当于给“人造太阳”造“心脏”。 亮点:参与全球ITER主机安装,国内唯一具备整套堆芯制造能力;已拿下上海“环流四号”磁体支撑段订单(金额超10亿元)。 小白理解:实验堆最值钱的“铁疙瘩”(核心部件)都由它制造,技术门槛高,别人难以替代。 10. 中国核电 干啥的:中核集团旗下发电平台,负责未来聚变电站的投资与运营。 亮点:作为“收电费”的最终环节,商业模式类似现有核电站,现金流稳定(分红率常年40%)。 小白理解:前面兄弟把炉子建好,它负责“点火收电费”,是长期稳健的投资标的。 11. 东方精工 干啥的:旗下普莱德科技专注研发超高真空磁悬浮分子泵和大型氦气循环风机,相当于给“人造太阳”配“超强抽油烟机+心脏起搏器”。 亮点:分子泵极限真空度达10⁻⁹Pa(国内唯一通过ITER真空抽气系统预认证);氦风机中标“中国环流三号”升级包,单台售价千万级,毛利率超45%。 小白理解:炉子点火前需将空气抽得比太空还干净,再用液氦循环降温,东方精工就是提供这些核心部件的“小而精隐形冠军”,订单放量后利润弹性极大。 三、总结 这10家公司覆盖了可控核聚变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从超导材料(永鼎、西部超导)、磁体整机(联创光电)、核心防护(安泰科技)、测控系统(国光电气)、工程建设(中国核建)、特种线缆(中天科技)、配套管线(未具名公司)、核心设备(上海电气)、后期运营(中国核电)到真空与冷却系统(东方精工)。无论是技术壁垒、订单确定性还是未来商业化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