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这句话令人感叹:“富室皆衣罗纨,怀金玉,闭门相守而死。” 这是描述东晋隆安年间,富豪之家身穿绫罗绸缎,怀抱金疙瘩玉宝贝,躲在家里活活饿死的惨状。搁平时,这些人家出门前呼后拥,吃穿用度极尽奢华,谁能料到乱世一至,竟会落得这般啼笑皆非又锥心的下场?桓玄起兵叛乱后,战火很快烧到都城周边,叛军截断了所有粮路,城中粮食瞬间成了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寻常百姓还能四处奔波找活路,这些养尊处优的富户却犯了糊涂,总觉得只要把家门锁紧,守着满箱的金银珠宝,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们。他们忘了,乱世里最不值钱的是死物,最值钱的是能填肚子的粮食——当肚子饿得咕咕叫,绫罗绸缎擦不干嘴角的口水,金条玉璧换不来半把米,那些曾让他们耀武扬威的财富,全成了压垮自己的稻草。有个姓王的商户,家里的库房堆着数不清的绸缎和珠宝,饿到第七天,他让仆人把玉簪子拿去换粮,可街上的粮铺早就空了,流民抢不到吃的,甚至开始啃树皮、挖草根,谁还会要不能当饭吃的玉簪?他的老母亲躺在床上,虚弱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枚玉佩,到死都没松开。其实战乱刚起时,就有乡邻劝他们拿出些钱财,要么从外地运粮,要么救济穷苦人家攒些人情,可这些富户个个吝啬成性,总想着“财不外露”,生怕别人沾了自己的光。他们以为守住了钱财就是守住了一切,却不知在生死面前,钱财一文不值。更让人唏嘘的是,他们死后,家里的珍宝全被乱兵洗劫一空,那些曾被他们视若性命的东西,最终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这段历史真的太戳人了——财富从来不是乱世的护身符,固执和短视才是最致命的毒药。太平日子里,钱能买来荣华富贵;可到了危难时刻,懂得取舍、懂得抱团取暖,才是真正能救命的底气。若是只盯着眼前的金山,忘了世事难料,最终只会被自己的执念困住,落得个守财而死的悲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