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

史之春 2025-11-20 14:23:55

日本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对抗,日本得提早把后勤补给这一块准备扎实。   南云心里门儿清,俄乌那仗打了这么久,最让人看明白的就是“后勤跟不上,再凶也白搭”。俄罗斯一开始气势挺足,结果打了没几个月就露了怯,燃料、子弹送不到前线,坦克开不动、士兵没弹药,明明装备不差,却被拖得节节败退。南云作为日本最高军事指挥官,肯定盯着俄乌战场琢磨,生怕日本将来遇到类似情况,所以才急着喊“补后勤”。   最关键的是,日本这国家的底子太特殊了——本土啥战略物资都缺,简直是“家里没存粮,全靠外面买”。就说石油吧,汽车、飞机、军舰离了油就是废铁,可日本自己一滴石油都不产,全得从国外运。虽然现在存了两百多天的石油储备,看着挺多,但那是和平时期的用量。   真要是长期对抗,消耗得成倍增加,而且运输船能不能安全把油运回来都是个问题。俄乌冲突里,俄罗斯的补给线被乌克兰袭扰,日本要是真有事,海上运输线更长,风险只会更大,南云能不着急吗?   弹药这事儿更要命,以前日本的弹药储备根本撑不住长期打。就说几年前吧,日本自卫队的弹药库存,按高强度作战算,撑不了俩月就得见底。后来他们总算着急了,2023年光买弹药的钱就比以前多了4倍,花了8000多亿日元,还一口气买了400枚“战斧”导弹,计划到2032年攒够1500枚远程导弹,连弹药库都在新建翻新。   南云肯定清楚,以前那点家底,真要是陷入拉锯战,打不了几天就没子弹了,到时候再想补,根本来不及,所以才非得提早准备。   更麻烦的是日本的运输能力,这可是后勤的“腿”,要是腿不好使,物资再足也送不到地方。日本有几百个岛屿,岛和岛之间隔着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海,物资要靠船运、空运。可日本自卫队自己的运输船和运输机根本不够用,平时还得靠商船帮忙。   可真到了对抗的时候,商船哪敢往危险地方开?而且商船没有防护,很容易被打沉。俄乌冲突里俄罗斯就是因为铁路、公路运输跟不上,前线才断了补给,南云看着这个教训,肯定得琢磨怎么把日本的“运输腿”练结实。   还有个老毛病,日本自卫队几十年没打过实战了,后勤体系全是“纸上谈兵”。他们平时练的都是救灾,真要打仗的后勤保障,比如弹药怎么快速分发、装备坏了怎么就地修、伤员怎么及时送回来,这些都没真刀真枪练过。   俄乌冲突里俄罗斯军队看着装备先进,结果后勤计划一塌糊涂,南云肯定怕日本自卫队也犯这毛病,所以得提前把后勤的活儿练熟、把物资备齐。   另外,南云说不定也在打美国的算盘——真有事了,美国能靠得住吗?俄乌冲突里北约虽然支援乌克兰,但弹药越送越少,美国自己的库存都快空了,根本没法一直喂饱前线。   日本要是跟中国对抗,美国远在太平洋对岸,就算想支援,能不能及时送到、能不能送够量都是未知数。南云心里肯定清楚,不能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自己的后勤得先顶得住,不然等美国的支援,可能早就凉了。   再想想日本的军工产能,以前好多武器零件都得进口,自己造得慢。真要是长期对抗,武器装备坏了要修、弹药打了要补,全靠进口根本不现实,万一被掐断供应,就只能干等着。   所以日本现在不光扩军工厂,还拉了几百家小科技公司进军工领域,造无人机、搞卫星通信这些后勤能用得上的东西。这都是南云他们早就盘算好的,得把“自己造、自己补”的本事练出来,才敢想长期对抗的事儿。   这么一看就明白,南云说这话可不是吓唬人,是真看到了日本的软肋。资源靠进口、弹药以前不够、运输腿不好使、没实战经验、还可能指望不上美国,这些毛病凑在一起,要是不提前把后勤补扎实,真陷入长期对抗,根本撑不住。俄乌冲突就是现成的镜子,他可不想让日本走俄罗斯的老路,所以才急着把后勤这事儿摆上台面。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