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0年5月21日西班牙斗牛史上最刺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西班牙斗牛士阿帕里西奥在马德里斗牛场上原本想在斗牛中击杀一头500公斤的公牛。不料,阿帕里西奥反被这头公牛所伤。 当时阿帕里西奥已经在马德里拉斯班塔斯斗牛场——西班牙最负盛名的斗牛场地——和这头公牛周旋了近20分钟。他按斗牛传统流程,先用彩色斗篷反复引逗公牛,让它在奔跑中消耗体力,期间还完成了几次难度不小的“侧身闪躲”,场边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人举着相机记录“精彩瞬间”。 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会是常规收尾:他手持特制利剑,找准公牛肩胛骨之间的要害,完成“终极一击”就能结束表演。可这头公牛比预想中更凶猛,也更有耐力,在阿帕里西奥弓步上前准备出剑时,它突然猛地甩头,原本朝向斗篷的牛角瞬间转向,直接撞向阿帕里西奥的右腿。 阿帕里西奥没来得及完全躲开,牛角尖划破他的黑色斗牛裤,在小腿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下意识后退想稳住身形,公牛却紧追不舍,紧接着又往前一顶,这次牛角直接顶在他大腿内侧,巨大冲击力让他整个人失去平衡,重重摔在斗牛场的沙地上。 场边的欢呼声瞬间变成惊呼,负责安全的“斗牛助手”们赶紧冲上去,有的挥舞斗篷吸引公牛注意力,有的趁机把阿帕里西奥往场外拖。可公牛仍盯着倒地的他,又冲过来顶了下他的背部,好在助手们用木板及时挡住,才没让伤情进一步恶化。 医护人员推着担架冲进斗牛场时,阿帕里西奥已经疼得说不出话,脸色苍白,裤腿浸透鲜血。现场紧急包扎后,他被直接送往马德里皇家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右腿肌肉撕裂,大腿内侧有深度穿刺伤,还伴随轻微骨裂,至少需要卧床休养3个月才能下床。 那段时间,西班牙媒体几乎天天报道他的恢复情况,不少斗牛迷去医院外送花祈福,也有人关注起那头“叛逆”的公牛——按照惯例,斗牛若未被当场击杀,大多会被处理,但这头公牛因表现出的“顽强”被特殊对待,送到南部牧场养老,这种情况在斗牛史上并不常见。 这次意外也让“反斗牛”声音变得更响亮。动物保护组织拿着现场视频四处发声,称斗牛本质是对动物的残忍虐待,公牛在场上承受的恐惧和痛苦不亚于人类受伤,阿帕里西奥的遭遇只是这种残酷运动的“自然后果”。他们还列举数据,说每年西班牙斗牛场不仅有斗牛士受伤,还有上百头公牛被刺死,这种“以伤害为核心”的传统早该淘汰。 但支持斗牛的人不认同,他们认为斗牛是西班牙文化符号,体现人与动物的“力量对话”,斗牛士的勇气和技巧是艺术的一部分,不能因一次意外否定整个传统。阿帕里西奥康复后接受采访时也说,他不怪那头公牛,“斗牛就是这样,风险和荣耀并存,我选了这行,早就做好准备”。 这场意外后,西班牙不少地区开始重新审视斗牛运动。2012年,加泰罗尼亚地区率先通过法律,禁止所有斗牛表演,理由是“保护动物权益”。 尽管马德里、塞维利亚等传统斗牛重镇仍保留这项运动,但场次比之前减少不少,还增加了保护措施——限制斗牛士的危险动作,缩短公牛在场上的周旋时间,甚至要求在斗牛前给公牛做基础健康检查。 阿帕里西奥伤愈后重返过斗牛场,可只坚持两年就宣布退役,他说那次受伤让他意识到身体扛不住高强度表演,“与其冒险,不如把位置让给年轻人”。退役后他开了家斗牛学校,教年轻人技巧时,却特意加了“尊重动物”的内容,说“真正的斗牛士不是征服公牛,是和它完成一场互相尊重的表演”。 这场2010年的斗牛意外,看似是偶然事件,实则戳中传统与现代、人类与动物关系的痛点。斗牛承载西班牙历史文化,可在动物保护理念普及的今天,它的存在始终伴随争议。 是为传统保留风险与残酷,还是为文明放弃伤害性表演,至今没有标准答案,但这场意外至少让更多人开始思考:所谓“传统”,是否该随着时代进步有所调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