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二战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因为它投向日方的两颗原子弹。实际上并不是,压倒日本的其实苏联,为何这么说呢? 1945年的日本早不是什么"大东亚共荣圈"的霸主了,太平洋战场上塞班岛、硫磺岛相继失守,美军B-29轰炸机把东京炸成火海,海外据点从东南亚到太平洋岛屿丢了个精光,国内粮食短缺到百姓只能啃树皮、挖草根,石油储备仅够维持半年战争消耗,可即便如此,日本军部那些人还是嘴硬,死抱着"一亿玉碎"的幻想不肯松口。 这就得提一下苏联和日本之前的关系了,1941年两国签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有效期到1946年,双方约定互不侵犯,日本还通过这个条约获得了西伯利亚的木材和矿石资源,在德国战败后,日本一直把苏联当成避战求和的救命稻草,毕竟西边有德国两线作战的前车之鉴,东边再被美苏夹击,那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945年上半年,日本内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首相铃木贯太郎秘密派遣近卫文麿作为特使,带着"满蒙权益让渡"的方案偷偷跑到莫斯科,想让苏联出面调停和盟国的战争,还许诺把中国东北的部分铁路权益和朝鲜半岛的渔业资源送给苏联,希望能保住本土和殖民地的核心利益;另一边又在国内叫嚣着"本土决战",把十五六岁的少年和六十岁的老人都编入"国民义勇队",拿着竹枪和炸药包搞"特攻"训练。 他们算来算去,觉得苏联刚打完德国,损失了两千多万兵力,军队需要休整,至少得等到1946年才会对日动手,可没等近卫文麿见到斯大林,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就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明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迅速完全毁灭"。 这下日本更把苏联当成了唯一的希望,外相东乡茂德天天催着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去苏联外交部打听消息,盼着苏联能从中斡旋,给他们留条活路,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1945年8月8日下午5点,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突然被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叫到克里姆林宫,一份宣战公告直接拍在了他的面前。 莫洛托夫面无表情地宣读:"鉴于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苏联政府决定自1945年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日本怎么也没想到,一直被当成"救命稻草"的苏联,会突然捅自己最狠的一刀。 更让日本绝望的是,苏联不光发了公告,百万苏军当天就从外蒙古、西伯利亚、滨海地区三个方向猛攻中国东北,朱可夫元帅指挥的坦克集群像尖刀一样撕开关东军的筑垒防线,那些号称"精锐"的日军第1方面军、第3方面军,很多士兵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防御工事年久失修,不到24小时就丢了牡丹江、佳木斯等战略要地。 这时候再回头看美国的原子弹,虽然威力巨大,8月6日炸了广岛,9日炸了长崎,总共炸死炸伤十几万平民,也摧毁了两座城市,但并没有打垮日本军部的抵抗意志,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甚至对外宣称"这只是特殊炸弹,美军库存有限",还下令封锁广岛伤亡数据,鼓动军民"坚持本土决战"。 可苏联参战就不一样了,关东军是日本陆军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七十多万正规军再加上二十多万伪军,不到一周就被苏军歼灭8.3万人,俘虏59.4万人,中国东北这个储存着日本40%军工产能的"后方基地"彻底丢了。 更要命的是,苏联参战让日本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绝境,东边美军在冲绳集结了150万登陆部队,西边苏军已经逼近朝鲜半岛,本土能调动的兵力只剩40万老弱残兵,连东京防卫都得靠"女子义勇队"来凑数,像样的坦克和飞机不足千辆(架),根本无力抵挡盟军进攻。 军部那些嘴硬的家伙这才慌了神,8月10日凌晨,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陆军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还想搞兵变阻止投降,结果被宪兵队迅速镇压。 8月15日中午,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用晦涩的文言宣布日本投降,说白了,原子弹只是让日本军部疼了一下,而苏联的宣战公告直接断了他们所有的念想——失去苏联调停的可能,丢掉最后一块战略基地,腹背受敌的局面让他们从心理到军事彻底崩溃。 那些说原子弹是投降主因的,不过是没看透日本当时的死穴:他们最怕的从来不是一两件超级武器,而是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后的全面崩盘,从战略误判到军事溃败,日本的投降早已注定,苏联的宣战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记重锤。 你说,要是苏联没参战,日本还能撑过1945年的秋天吗?评论区聊聊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