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为什么那么急不可耐? 其实留给日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何石破茂不愿意干日本首相,其实这事很简单,那就是来自于美国和日本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 先说说美国那边的压力有多沉,美国现在背着近34万亿美元的国债,光每年的利息就得还几千亿,早被压得喘不过气,想化掉这笔债,要么靠经济增长,要么找“接盘侠”,绕来绕去,美国心里比谁都明白——离了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合作,这债根本化不开。 可美国放不下霸权的架子,拉不下脸来跟中国在贸易、技术上让步,更不愿放弃“以台制华”的算计,就只能把主意打到日本身上,把压力一股脑转嫁给这个“小弟”,去年年底,美国财长耶伦访日时,明着暗着让日本“多买美债”,还说“盟友就该共担责任”——说白了就是让日本掏腰包帮美国填窟窿,光是今年,美国就逼着日本把美债持有量从1.1万亿美元提到1.3万亿。 更狠的是军事上,美国逼着日本把防卫预算从GDP的1%提到2%,还得买美国的“战斧”导弹、F-35战机,光这两项就得花近2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全年教育预算的一半——美国这哪是帮日本“强化防卫”,是把日本当“提款机”兼“马前卒”用,既想让日本帮着扛债务,又想让日本冲在前面牵制中国。 日本夹在中间,简直是左右不是人,不顺着美国来,怕被美国断了“安全保护”,甚至可能被取消美日同盟里的“优惠待遇”——比如之前美国就威胁过“要是日本不增加防卫预算,驻日美军费用得日本多掏三成”;顺着美国来,就得跟中国搞对抗,可日本的经济早跟中国绑在了一起,哪能说断就断? 日本的稀土加工材料,90%得从中国进口,没了这些,芯片、精密仪器的生产线就得停;汽车产业更别说,丰田、本田每年近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中国,去年丰田在中国卖了190万辆车,比在日本本土还多;就连日本超市里的蔬菜、水果,近四成是从中国进口的,要是中国断供,日本的菜价得涨一倍。 真把中国惹急了,这些合作一断,日本经济就得先崩,老百姓的日子先不好过——这账,石破茂算得门儿清,他知道这时候当首相,要么得罪美国,要么坑了日本民众,怎么选都是错,干脆躲得远远的,不接这个烂摊子。 更重要的是,石破茂一直主张和中国保持“建设性关系”,不是像高市那样满脑子“反华”,可在美国那边根本通不过——美国要的是日本当“马前卒”,不是当“和事佬”;在日本内部,右翼势力更不答应,去年他刚提“中日合作”,就有右翼团体在他家门口贴纸条骂“卖日贼”。 高市早苗就不一样了,她本就是安倍晋三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骨子里满是亲美反华的执念,跟美国的路子早就对上了,安倍在位时,她当过总务相、经济产业相,每次开会都顺着安倍的“价值观外交”说,甚至比安倍还极端——安倍没敢公开否认“慰安妇”问题,她却敢说“那是商业行为,不是强迫”;安倍还提“中日关系重要”,她却总说“中国是最大威胁”。 现在石破茂不愿接位,她立马觉得“机会来了”,急着往上冲,生怕晚一步这位置就被别人抢了,为了抓牢这个机会,高市早苗把“讨好美国、拉拢右翼”的戏码演到了极致,美国说要“应对台海局势”,她就在国会喊得比谁都响,甚至把“台湾”和“日本存亡”绑在一起,比美国还积极。 美国说要“强化美日同盟”,她三天两头往美国驻日大使馆跑,主动敲定“战斧”导弹部署在冲绳的具体时间——原本美国还想拖到2026年,她却拍板“2025年就得部署到位”;为了拉拢自民党内的“安倍派”,她特意去安倍晋三的墓前祭拜,还说“会继承安倍先生的遗志,守护日本的安全”。 高市早苗比谁都清楚,时间不等人,美国的债务窟窿还在扩大,要是等美国自己扛不住了,或者哪天美国想通了转头跟中国谈合作,她这“亲美反华”的牌就没用了;日本内部的矛盾也在发酵,去年日本的GDP增速只有1.2%,年轻人失业率却涨了0.8%,老百姓早就不想折腾,要是等民众的不满爆发;更别说自民党内还有不少人盯着首相位置,比如前外相岸田文雄虽然卸任了,却还在暗中积蓄力量,要是她不趁现在“抢跑”,等别人反应过来,机会就没了。 所以她才急得跟啥似的,一边在反华路上越走越远,一边忙着在党内“扫平障碍”,连周末都不休息,要么去农业县拉票,要么跟企业家吃饭,就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可她没算到,急着上位的背后,是把日本往更危险的地方推,跟中国搞对抗,断的是日本的经济活路——去年中日贸易额虽然还保持在3500亿美元,可日本汽车、电子元件对中国的出口已经降了5%,要是再这么下去,今年的降幅可能还得扩大。 跟着美国挑事,是把日本拖进战争的风险里——部署“战斧”导弹会让日本变成“靶子”,一旦台海有事,日本很可能被卷进去,连日本防卫省自己都承认“若介入台海,日本本土可能遭打击”。 你觉得高市早苗这么急着上位,最后能如愿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