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上罗斯福两次提议把琉球给中国,蒋介石怕惹事直接拒绝了。如果说,丢失蒙古,是国民政府万般无奈的选择的话,那么,丢失琉球,完全是蒋介石个人的责任,在琉球的问题上,他可谓丧权辱国、罄竹难书。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次收回琉球群岛的绝佳机会,而且还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主动递来的橄榄枝,可这个机会却被蒋介石亲手推开了。 这事要回到 1943 年的开罗会议,那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出现反攻势头,中美英三国首脑聚在一起商量对日作战和战后领土安排,琉球群岛的归属问题就在这时被摆上了台面。 11 月 23 号晚上,蒋介石带着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和罗斯福单独会谈,聊到剥夺日本侵占的岛屿时,罗斯福主动提起琉球。 他直言日本是靠不正当手段抢来的琉球,理应剥夺,再加上琉球地理位置离中国近,历史上关系又紧密,明确提出可以交给中国管理。这个提议太突然,蒋介石愣了半天,最后只说希望中美两国占领后共同托管。 两天后的第二次会谈,罗斯福还是没放弃,特意从战略角度给蒋介石分析。他强调琉球是中国东部的重要屏障,要是得了台湾却没拿到琉球,台湾的安全也没法保障。 还补了句战争结束就把琉球交给中国,就和台湾、澎湖列岛一起管辖,可蒋介石还是没松口,依旧坚持之前中美共同管理的说法,罗斯福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没再继续劝说。 要知道琉球和中国的渊源早能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它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定期朝贡,关系十分紧密,直到 1879 年才被日本强行吞并。 而且罗斯福的提议对中国来说好处极大,有了琉球作为屏障,中国东部海域的防御体系会完整很多,淞沪战役时日军从海上轻易登陆的悲剧也能避免。可蒋介石的顾虑却格外多,事后他跟王宠惠聊天时才说出心里话,就怕接收琉球后,日后日本会找过来扯皮。 王宠惠当时就劝他,琉球归中国合情合理,日本就算扯皮也没道理,蒋介石这时候才有些后悔,还埋怨王宠惠当时不提醒他。王宠惠也很无奈,毕竟第一次蒋介石已经表态要共管,作为部下也只能保持一致。之后蒋介石还特意叮嘱王宠惠,这事要保密,有人问起就说没条约依据没法提。 正因为蒋介石的坚持,《开罗宣言》里只写了日本要归还满洲、台湾等窃取的中国领土,压根没提琉球。后来的发展更是埋下大隐患。 1951 年的《旧金山和约》让美军托管了琉球,到 1972 年美国又单方面把琉球的行政权交给日本,连带着钓鱼岛也被一并 “赠送”,直接引发了后来的中日领土争端。 当时国民政府虽然抗战吃紧,但接收琉球并非完全没可能,罗斯福的两次提议给了最坚实的支持。可蒋介石一边担心拿了琉球会影响美援,一边害怕日本日后纠缠,甚至没把琉球纳入会前准备的领土收回预案里。 更可惜的是,他事后还刻意掩盖这事,让官方文件里再也不提罗斯福提议归还琉球的事,彻底堵死了后续补救的可能。对比丢失蒙古时国民政府面临的多方压力,这次错失琉球,真的成了难以挽回的历史遗憾。 然而,此时的抗议已于事无补,美国已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而钓鱼岛也被一并纳入所谓“归还”范围,蒋介石两拒琉球的决策,使中国失去了东部海域的一道重要屏障,直接影响了中国在东海的地缘战略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