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这个国家就

烟雨评社 2025-11-18 10:37:1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这个国家就是新加坡。可能有的友友们会有疑问,两个国家起摩擦,关新加坡何事。小编想说:事很大!! 这次中日风波,我特意去外网逛了一圈看东南亚华裔的反应。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网友对日本右翼势力讽刺得最激烈。 就连关系看似微妙的菲律宾华裔,也对日本政客的挑衅言论表达了强烈不满,泰国、柬埔寨等地的华人社群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母国。可唯独新加坡,这片舆论场里几乎听不到声音,安静得有些反常。 要知道新加坡华人占比超过七成,还是华人圈唯一的发达国家,按说该有更鲜明的态度,可它偏选择沉默。这背后藏着新加坡立国几十年来的生存哲学,绝非简单的 “事不关己”。很多人习惯性用 “华人国家” 给它贴标签,却忽略了新加坡从建国起就在刻意构建超越种族的 “新加坡人” 身份。 1965 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后,开国总理李光耀就很清楚,周围都是马来人占多数的国家,太强调华人身份会引发邻国警惕。所以新加坡推行英语作为主要工作语言,强制国民服役,反复强调多元种族和谐共存。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显示,60% 以上的华人都称自己首先是 “新加坡人”,而非 “华人” 或 “中国人”。这种身份认同让他们看国际问题时,本能从国家利益出发,而非血缘亲近感。 经济上的深度绑定更让新加坡不敢轻易表态。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贸易、金融、航运是它的经济命脉。中国和日本分别是它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 年新加坡与中国贸易额突破 1100 亿美元,与日本的贸易额也接近 900 亿美元。 中日企业的跨境资金结算、货物中转大量经过新加坡,一旦两国关系紧张导致贸易受阻,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金融业务量会第一时间受冲击,就像精明的生意人不会在两个大客户吵架时选边站。 李光耀曾把新加坡比作 “毒虾”,虽小却要让大鱼付出代价,这份 “毒性” 就来自中立不站队的立场。作为东盟最发达的成员国,新加坡一直是 “东盟中心地位” 的推动者。 东盟能在大国博弈中充当平衡者,核心就靠中立性,要是新加坡这个关键成员带头表态,东盟的团结会立刻出现裂痕,区域战略平衡也会被打破。 2025 年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的致辞里就提到,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框架有 60 多个对话机制,涵盖 20 多个领域,这些合作都依赖区域稳定。 新加坡的沉默更藏着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作为没有天然资源的城市国家,它的安全和发展全靠稳定的国际秩序和畅通的贸易线路。 中日作为东亚核心经济体,两国关系直接决定区域和平与繁荣,这正是新加坡赖以生存的根基。历史上几次中日关系紧张,新加坡官方最多呼吁 “对话解决分歧”,从不会说针对性言论,就是怕失去中立协调的资格。 这种安静不是冷漠懦弱,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定力。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新加坡用沉默守住了自身利益,也维护了区域平衡。它或许不够 “热血”,却让这个小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和发展空间。

0 阅读:37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