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驻日本大使突然在社交平台发文表态了。 我的判断很直接:照片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2025-11-19 01:31:54

就在刚刚 美国驻日本大使突然在社交平台发文表态了。 我的判断很直接:照片和话术不决定海上的走向,关键是航母与编队能不能长期在位、训练能不能跑满。 横须贺的“乔治·华盛顿”(CVN-73)在2024年完成中期维护后回到前沿,甲板常见F/A-18E/F和EA-18G,与第七舰队配合巡航。对照来看,辽宁号、山东号近两年多次在西太组织编队训练,公开航迹穿越宫古海峡;福建号在2024年开始海试。海上态势不会被一张合影改变。 训练密度更能说明问题。东部战区近年多次发布海空联合演训信息,频次稳定;美方航母采取轮换,靠港、整补、出海周期清晰。谁的训练更连贯,谁在现场更主动。 所谓“同盟态度”落到台海,关键是当天的海空管控与通航安全。公开信息显示,双边通联、预告通报才是真正影响航道的变量,社媒发文只是表态。 这次还把G7的提法拎出来。参考近年公报,措辞稳定,但不会直接改变舰机航迹。现实里,解放军在西太的常态化远海训练已经成系列,节奏本身在场。 装备这条线也在补齐。2023年至今,055型驱逐舰多舰成列,伴随编队实航;903A、901型补给舰持续活跃。美方优势仍在舰载机数量和远洋保障,但区域内出动频次受到各方活动安排的影响。 再看横须贺,CVN-73长期驻扎确实是信号,但每次出海都要与演训窗口、港口保障配合。对比中国这边的跨区机动与连贯科目,节奏更强调持续。 关于“照片震慑”,据媒体报道,这次配了航母甲板画面。现实是,舰队开到哪、练什么科目,有公告、有航行警告,外界能看航迹,不会因为一张图改计划。 据共同社报道,日方官员近期赴华沟通,议题集中在管控与交流。这说明当事方倾向把程序走细,以降低摩擦。 归到一点:海上这盘靠常态值班与可持续训练,不是临时喊话。能把出动、补给、维护串起来,才能稳住节奏。 接下来就看两条线:一是各方公开的演训安排,二是航母与护航群的实际开行。跑出来的航迹,比任何话术更有分量。

0 阅读:0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