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

康安说历史 2025-11-18 15:44:31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就在他发表声明的同一天,德国联邦教研部启动了一项名为"6G-ANNA"的研发计划。这哪是一时兴起,分明是早有预谋的自断臂膀! 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德国 8.2 万个通信基站里,一半都装着华为的技术,5G 网络的核心部件有近六成来自中国。这些设备用了这么多年,德国安全部门查了三年都没找出所谓的 “安全问题”,反而让德国民众用上了又稳定又便宜的通信服务。 中国企业在德国建了研发中心,雇了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光华为过去五年就给德国缴了 40 多亿欧元的税,还带动了博世这些德国企业一起搞工业互联网,这明明是双赢的好事。 可默茨现在突然要一刀切,禁止中国组件进 6G,先不说 6G 还没影,就连现在用着的 5G 设备要换成欧洲货,都得花 30 亿欧元,还得折腾五年时间,德国电信自己都把这事叫做 “大决战”,可见有多难。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德国搞的 “6G-ANNA” 计划,总预算才 3840 万欧元,跟中国在 6G 领域的投入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个计划由诺基亚主导,拉上了空客、西门子这些企业,说是要搞自主研发,可诺基亚在自己老家芬兰都拼不过华为,芬兰 41% 的网络设备还是华为的。 而且欧洲企业在 6G 专利上根本不占优势,全球 6G 专利中国占了 40.3%,远超美国的 35.2%,德国连 10% 都不到。 中国在空天地一体化、太赫兹通信这些 6G 核心技术上,专利占比都接近一半,北京大学研发的芯片每秒能传输 15GB 数据,下载一部 8K 电影才 0.1 秒,这些硬实力可不是靠一个 3800 多万欧元的计划就能追得上的。 再看看那些跟着禁用中国通信设备的国家,没一个有好结果。英国强行拆华为设备,已经亏了 20 多亿英镑,网络质量下降,用户投诉不断;瑞典禁用华为后,5G 建设速度明显变慢,运营商还得砸重金换设备。 欧盟自己算过一笔账,要是全面清除中国通信设备,总共得花 180 亿到 1000 亿欧元,德国光自己就得掏 240 亿欧元。 而且中国设备比欧洲同类产品便宜 30% 到 40%,禁用之后设备价格肯定涨,最后通信资费还得老百姓自己掏腰包,这不是明摆着坑自己人吗? 默茨嘴上说要 “技术独立”,可德国经济根本离不开中国。德国车企四成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市场,博世这些大企业跟中国合作紧密,现在在通信技术上搞 “去中国化”,纯属捡了芝麻丢西瓜。 中国企业在欧洲深耕几十年,塞浦路斯 100% 的基站、奥地利 67% 的基站都是华为或中兴的,这些设备支撑着当地的数字化转型,捷克运营商都说 “没华为,我们 5G 至少晚三年落地”。 现在德国非要把这么靠谱的合作伙伴推开,去找技术不如人、价格还更贵的替代品,这哪里是明智的战略,分明是被政治偏见冲昏了头。 更可笑的是,德国所谓的 “安全担忧” 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华为设备全面符合欧盟的各项标准,通过了 CE 认证,还建立了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主动接受欧洲监管。 这么多年来,全球用中国通信设备的国家那么多,从来没出现过所谓的 “安全问题”。德国自己查了三年都没找到 “后门”,却还要给中国企业贴 “高风险” 标签,这就是典型的 “有罪推定”,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默茨想靠 “6G-ANNA” 计划实现技术突围,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很骨感。6G 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不是靠几个企业联合研发就能搞定的。 中国已经构建起 “芯片 - 设备 - 网络 - 应用” 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专利质量和数量都遥遥领先,德国想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搞出 6G,无异于闭门造车。 欧盟内部其实也不是一条心,西班牙、希腊根本不愿意禁用中国设备,西班牙今年 7 月还跟华为签了 1230 万欧元的合同,匈牙利直言 “设备太多换不起”,这么多国家反对,德国的禁令能不能落地都要打个问号。 说到底,默茨的强硬表态,本质上是想讨好美国,搞技术霸权,可这种做法最终只会害了德国自己。 通信技术的发展靠的是开放合作,不是封闭封锁,当年 5G 时代德国用中国设备实现了快速部署,现在 6G 时代却要逆势而为,只会让自己在数字经济的竞争中落后于人。 中国外交部说得好,这种做法 “损人不利己”,既迟滞了自身技术发展,又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 德国现在就像捧着金饭碗要饭,放着中国这样技术先进、价格实惠的合作伙伴不用,非要去搞不切实际的 “自主研发”。等几年后,中国 6G 技术已经成熟商用,德国还在为替换设备发愁,为技术瓶颈困扰,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希望德国能早日认清现实,摒弃政治偏见,回到开放合作的轨道上来,这才是对德国民众和德国未来真正负责的选择。

0 阅读:9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