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琉球原住民晴子发视频说:请中国人不要嫌弃我是琉球人,我不是日本人,我所在的地

风林事儿说 2025-11-18 15:06:44

一位琉球原住民晴子发视频说:请中国人不要嫌弃我是琉球人,我不是日本人,我所在的地方不叫冲绳而是琉球,且琉球不属于日本!目前我正在努力学习中文! 这视频一出来直接炸锅了!晴子这姑娘真敢说,一口一个"我不是日本人",直接把某些人的脸打得啪啪响。要说这姑娘够实在,人家上来就亮明身份:咱是琉球原住民,跟日本那边不沾亲不带故的。 而且历史上的琉球王国,跟中国真的是能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根本不是什么“日本的冲绳”。 这话得从明朝说起,当时琉球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个小国,地盘小又缺物产,连航海技术都落后,日子过得挺窘迫。朱元璋刚统一中国那会儿,派使臣杨载带着诏书去琉球,说想结个好,中山王察度立马就接了茬,不仅归附明朝,还派弟弟跟着杨载回中国朝贡。 后来山南、山北两国见着好处,也跟着主动靠过来,整个琉球列岛都成了明朝的藩属国。从那以后,琉球每换一任国王,都得先派使者来中国求册封,只有中国朝廷派册封使去主持仪式,这王位才算合法,这种规矩一守就是五百年。 好兄弟不是只走形式,是真能互相兜底。嘉庆十二年那回,琉球派了105人的船队来福州接贡使,还想采购点中国商品,结果半路上遭了风暴,船漂到平潭抢修。 清朝官员不仅帮着修船,还派车马把使臣送福州安置,怕他们在海边冻着。后来船队急着赶路,没等清军护航就出发,结果撞礁沉了,63个琉球人溺亡。平潭官员赶紧买棺木把逝者合葬,就是现在的平潭琉球墓群,清廷不仅给幸存者发抚恤银,嘉庆帝还额外赏了500两,连他们弄丢的贡品,都特批从国库和地方经费里凑钱补上。 这种遇事不撒手的实在,哪是普通邦交能比的? 中国对琉球更是掏心窝子帮衬。知道琉球造船不行、物产少,朱元璋直接派了懂技术的闽人三十六姓去琉球,手把手教他们造船、织布、制瓷,连酿酒、看风水的本事都传了过去。 这些人后来成了琉球的顶梁柱,蔡氏后裔蔡温照着中国官制帮琉球定了“九品十八阶”的规矩,还搞出《林政八书》帮着治理山林;程氏后裔程顺则建了“明伦堂”,专门教琉球人学儒学;魏氏后人魏士哲在福州学了中医,回去后给琉球国王做过唇裂手术,还是当地第一个会全身麻醉的大夫。 福州专门建了柔远驿接待琉球人,既是使馆也是贸易站,琉球商人在这儿把东南亚的香料、宝石换成中国的茶叶、瓷器,借着中国的便利成了东亚贸易枢纽,自称“万国津梁”,这份兴盛全靠中国给的底气。 直到现在,这份交情的痕迹还没淡。福州的琉球墓园里,墓碑上刻的全是汉文,记年用的都是中国年号,墓葬形制跟福建本地的一模一样。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在冲绳还很有分量,前冲绳知事仲井真弘多就是蔡温的后人,上任后特意建了“至圣庙”祭拜孔子;另一位知事翁长雄志是顾氏后人,还拿过福州的荣誉市民称号,一直跟中国保持友好往来。 日本1879年强行把琉球改成“冲绳县”,可这从来不是法理上的“归属”——当年清朝就没认,琉球使臣林世功还为了保国在北京自杀殉国。晴子说自己是琉球人不是日本人,说那地方该叫琉球,其实是把历史的真相说透了。 几百年的册封情谊、手把手的技术扶持、遇事相帮的实在交情,这些摆在那儿的渊源,早就把中琉绑成了真兄弟。 她学中文、认祖宗,不过是找回了本该有的身份,中国人怎么会嫌弃?这份刻在历史里的联系,从来就没断过。

0 阅读:0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