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突然宣布了。 中方表态很直白:愿在平等条件下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2025-11-18 14:31:33

就在刚刚。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突然宣布了。 中方表态很直白:愿在平等条件下同美方加深军事互动,不搞“G2”,不结盟,优先把沟通通道稳住,把风险压下去,让一线指挥员有章可循、能及时通话。 海上和空中接触已经成了常态。东部、南部方向的巡航频度在提升,055型驱逐舰常态亮相,“福建舰”今年启动海试;对面航母打击群、轰炸机也频繁出现。接触面扩大,越需要把“怎么遇到、怎么处置”说清楚,避免误判。 近距离险情不是新闻。2023年6月,台海过航时中美舰只一度接近约150码;美方还通报过多起不安全拦截指称。电话线时通时断,遇到紧急情况传话不顺,这才是隐患。把热线保持可用,是第一步。 教训摆在那儿。2001年南海“EP-3”事件,冲击很大,处理周期很长。有分析认为,如果当时有更成熟的通联与事后处置程序,震荡或许会小不少。现在再走回头路,代价只会更高。 现成工具不是没有。2014年多国海军通过了海上相遇规则,2015年又出了海空相遇的行为规范,双方之间还有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问题在落实、在细化、在覆盖范围,特别是空域和灰色地带的界定,需要补丁。 一线指挥员最怕模糊指令。无线电呼叫用语、最小安全距离、机动幅度、灯光声号,这些都该统一口径并且互认。美方也有自己的操作手册,拿出来对表,避免口径不一各讲各的。 平等是前提,不是口号。中方说不搞“G2”、不结盟,就是把边界划清。美方一边谈沟通,一边又发布对台军品通报,这种背离会削弱互信。把安全沟通与其他议题分开推进,防止相互绑架,能提高效率。 今年已有积极动向。4月,双方高层进行了视频通话;年内海上安全磋商重启,工作层见面恢复常态。但战区层面的直通线、海空一线的专线还不够稳定,遇到突发时延迟过长,必须补齐。 透明度也要跟上。例行业务通报、训练预告、敏感区域活动窗口管理,能让对方提前知悉,降低误读。事后还要有复盘渠道,形成可追溯的记录,下一次就有参照。 域外经验可借鉴。在叙利亚方向,美俄长期维持热线,避免在同一空域起冲突。中美并非没有基础,关键是把规则做细、把责任划清、把节点压实。 国内的底线很清楚:不吃亏、不越线、该有的尊重不能少。平等沟通不等于退让,规则明确反倒能让执行更硬、更稳。 把该说的话当面说,把该接的线全天候接通,把该写的规则落到纸面和训练科目里。这样接触越多,风险越小。 一句话,中美两军把话说清楚,把路走稳,太平洋上的每一次相遇才会可控、可预期。

0 阅读:2197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向秋一往无前山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