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离婚还伤心!”湖北一女老师上完课,刚回到办公室,突然崩溃大哭!旁边老师问她咋

语蓉聊武器 2025-11-17 10:36:14

“比离婚还伤心!”湖北一女老师上完课,刚回到办公室,突然崩溃大哭!旁边老师问她咋了,她说:以后我们班又是倒数第一了!原来,她班里的第一第二名学生,竟然同时转学,本来靠着他们俩,班级还不至于垫底,现在他们一走,彻底完了,女老师直呼:气死了,这比我离婚了还伤心! 三年级数学课堂上,总有两个身影抢着举手,老师刚讲完知识点,他们就带头喊“懂了”,带动着后排基础弱的学生也跟着抬起头。 这两个孩子,是王老师班里的“王牌”,每次考试稳坐年级第一、第二,班里大部分学生底子薄,全靠他们的高分把平均分托起来,王老师也不用每次开年级会都被点名“再加油”。 不光成绩能打,班级文化墙评比,是他们领着同学画了三天,最后拿了年级第二。 收作业、维持课堂纪律,不用老师多叮嘱,俩孩子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为了这两个“主心骨”,王老师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搭了进去。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时到学校,盯着全班早读的同时,还会把俩孩子叫到办公室,把前一天作业里的难题再讲一遍。 晚上放学,其他老师收拾东西下班,她还在教室里留守,一边给学困生补错题,一边给这两个尖子生加练拓展题,常常错过晚饭时间。 周末别人在家休息,她自己花钱打印复习资料,趴在书桌前整理拓展题库,经常忙到深夜,台灯下的作业本上,红笔批注密密麻麻。 前一天下午,王老师还特意找俩孩子聊期末目标,笑着鼓励他们“再冲一把,保持住第一”,俩孩子使劲点头,眼里满是干劲。 可转天一早,班主任就从教务处带来了消息:这两个孩子要转学了。 家长要迁去市里工作,把孩子送进了市里的重点小学,觉得当地的教育资源跟不上,既没有当面跟王老师说一声,也没有打个电话沟通,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办了转学手续。 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砸在王老师心上。 她强压着情绪,拿着教案走进教室,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照样讲课、提问,可课堂上少了那两个抢着回应的声音,整个班级都显得蔫蔫的。 第三节课下课铃一响,王老师抱着一摞批改好的作业本回到办公室,袖口沾着没擦干净的粉笔灰,头发因为上课来回踱步,显得有些凌乱。 她走到靠窗的桌子旁放下作业本,伸手去拿桌角的保温杯,想喝口水缓一缓。 手指刚碰到冰凉的杯身,积攒了一上午的情绪突然决堤。 她猛地把脸埋进胳膊肘里,肩膀不受控制地发抖,一开始是压抑的鼻音,很快就变成了忍不住的放声大哭,哭声里满是委屈和无措。 旁边正在改试卷的同事被吓了一跳,赶紧放下笔递上纸巾,拍着她的后背安抚,这一哭,就哭了整整一节课。 没人能想到,王老师之前经历过离婚,当时她也就哭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准时站在了讲台上,照常上课、批改作业,没让学生看出一点异常。 可这次,仅仅是两个学生转学,就让她崩溃到如此地步。 大家后来才明白,压垮她的不只是舍不得两年的师生情。 学校的考核制度摆在那儿,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这些指标,直接和绩效工资、评优资格、职称评定挂钩。 没了这两个尖子生的高分托底,班级大概率又要回到年级倒数第一,她两年的辛苦付出,好像一下子就没了着落。 有很多网友觉得王老师的反应太极端了。 他们觉得离婚是家庭情感的破碎,是人生中的大事,而班级排名只是工作上的一个指标,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实在不妥,背后其实是“唯分数论”给老师带来的巨大压力。 站在家长的角度,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个想法无可厚非,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 可连一句正式的告别都没有,确实有点寒了老师的心,毕竟那是王老师付出了近两年心血带大的学生,投入的感情不比家长少。 王老师的哭,从来不是单纯为了班级排名。 更多的是心疼自己的付出没了牵挂,那些跟着尖子生一起努力进步的后进生,好像也突然没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不过也有人指出,把班级成绩的好坏全押在两个学生身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些老师可能会不自觉地偏向能“拿分”的尖子生,反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成长。 但这件事的核心从来没有偏离。 一位教了两年的老师,为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却突然接到学生转学的消息,没有告别,再加上工作考核的重压,最终情绪崩溃了。 这就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透着教育行业里,那些不被外人完全理解的心酸与无奈。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湛蓝2017

湛蓝2017

3
2025-11-17 16:47

这就对了!不然长大也是书呆子!要你何用?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