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相信,中国敢在日本侵略中国之时,立即核打击日本本土的原因是,日本认为如果中国核打击日本,美国就会核打击中国,出于害怕美国核攻击中国,中国断然不敢核打击日本。 日本那边总觉得,要是中国敢动手打他们本土,美国肯定会跳出来帮忙,用核武器回击中国,中国怕自家遭殃,就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想法听着挺直白,可它其实还停留在老黄历上,那时候中美实力差距大,中国核武器刚起步,核弹头数量少,投送手段也有限,确实没法跟美国硬碰硬。 结果日本就这么笃定,以为美国这把核保护伞永远牢靠,能帮他们挡住一切麻烦,说白了就是打了个如意算盘,觉得有美国兜底,自己就算闹得再出格,中国也只能忍着。 可时代早变了,中国核实力这些年的增长速度,早就超出了日本的想象。现在可不是只有陆基导弹能搭核弹头了,海基、空基的投送能力也全都跟上了,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就说海底下的战略核潜艇,悄无声息地在大洋里游弋,就算本土遭遇突袭,照样能从深海里发射核弹反击,这可是核威慑里最靠谱的“二次打击”能力,根本没法防。 陆地上的洲际导弹更不用说,射程够得着美国本土,精度也越来越高,想打哪里基本能做到指哪打哪,完全不是当年那种勉强能投送的水平了。空基这边虽然还在完善,但隐形战略轰炸机的进展摆在那儿,将来要是形成战斗力,就能带着核弹长途奔袭,从更多方向形成威慑。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核力量早就不是“有就行”的级别,而是能实实在在让美国掂量后果的程度。核战争从来没有赢家,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道理,美国再横,也得算清楚账:要是真为了日本跟中国动核,自己的本土会不会挨炸?纽约、洛杉矶这些大城市能不能扛得住核打击?就算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再先进,也没法保证百分百拦截,只要有几枚核弹突防成功,那损失就是美国根本承受不起的。 过去美国敢在亚太耀武扬威,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本土绝对安全,可现在中国的核投送能力把美国本土也拉进了打击范围,这种情况下,美国还会像日本想的那样,毫不犹豫地跳出来替它扛雷吗? 日本更没看清的是,美国的“核保护伞”从来就不是免费的午餐,更不是无条件的承诺。美国做决策的核心永远是自身利益,要是帮日本的代价是自家本土遭核袭击,这种亏本买卖美国才不会做。就说西太平洋那些美军基地,关岛、冲绳这些地方,现在全都在中国常规导弹的打击范围内,更别说核弹了。 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美国首先要考虑的是保住自己的基地和驻军,而不是替日本出头。这些年美国在亚太搞军事部署,嘴上喊着保护盟友,实际上一直在往后撤,把一些基地迁到更远的地方,不就是怕被一锅端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美国自己都在避险,日本还指望它来当挡箭牌,简直是没看清现实。 而且日本似乎忘了,中国的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这前提是没遭受侵略,尤其是核威胁或者大规模侵略。要是日本真的敢发动侵略战争,那性质就变了,中国的核力量从来不是摆着看的,而是保卫国家的最后底线。过去是实力不够,只能被动防御,现在有了足够的威慑力,怎么可能还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日本总拿老眼光看中国,觉得中国还是那个怕事的国家,却没看到中国这些年在国防上的投入和突破,这种认知偏差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说白了,日本的这种想法,本质上是对中美核力量平衡变化的无视,也是对美国战略优先级的误判。它还抱着冷战时期的思维,觉得美国会为了遏制中国,无条件站在自己这边,却没明白现在的中美关系早就不是单纯的对抗,而是相互制衡。 美国连跟中国打贸易战都要反复掂量代价,更别说核战争了。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只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日本不过是它亚太战略里的一颗棋子,一旦这颗棋子要拖美国下水,被抛弃是迟早的事。 现在的格局早就变了,中国的核力量已经足够支撑起国家安全的底线,美国的核保护伞也没那么牢靠了。日本还抱着过去的幻想自我安慰,觉得中国不敢动手,说白了就是没看清现实。真要是把中国逼到绝境,别说美国不一定会帮忙,就算美国想帮,也得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扛住中国的核反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