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日本,不要去日本,不要去日本!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新闻,11月14日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联合发布的郑重提醒,明确告知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绝非普通的旅行提示,而是基于当前双重高危风险的必要警示,背后藏着实实在在的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持续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呈“爆发式增长”,多起袭击、抢劫事件频发,更让人揪心的是,部分恶性案件至今未侦破,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环境早已今非昔比。 其实之前这样的事情就发生过。就在2024年7月,一名中国游客在大阪街头凌晨散步时,突然被陌生男子持刀刺伤左腕,对方还用英文索要钱财,游客夫妇奋力抵抗并求助便利店才得以脱身,虽然嫌犯后续被捕,但这场无妄之灾给当事人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而进入2025年,类似的恶性案件更是有增无减:9月福冈的中国留学生遭遇持刀抢劫,10月东京池袋的中国游客被团伙诈骗,仅公开记录的针对性袭击、围殴等暴力案件就超27起,涉及东京、大阪、福冈等多个核心城市及华人聚集区。更让人无奈的是日本警方的低效应对,不少受害者遇袭后,警方仅做笔录便无后续,取证不足、调查搁置的情况屡见不鲜,一名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就曾透露,自己深夜遭围堵殴打后,案件至今没有进展,“感觉在这里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据统计,今年涉及中国公民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较往年同期上升近30%,社会治安漏洞和外国人安全保护机制的缺失,让在日华人时刻面临未知风险。 雪上加霜的是,近日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声称“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甚至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突破一个中国原则底线。这种政治挑衅不仅破坏了两国互信,更直接毒化了民间交流氛围,近期已有在日中国公民反映,街头针对华人的言语挑衅明显增多,部分商铺甚至出现“拒绝接待中国顾客”的情况,无形中将中国公民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外交部明确指出,这种挑衅行为“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这也是此次发布严厉提醒的关键原因之一 。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官方早已给出明确指引:计划赴日的游客、留学生及商务人士,应理性评估风险,近期尽量避免前往;已在日的中国公民,要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避免夜间单独出行、远离案件高发区域,减少不必要外出。值得一提的是,国航、南航、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也迅速响应,即日起至12月31日的日本航线机票均可免费退改,这无疑是最务实的风险规避支持。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务必第一时间拨打日本110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或联系中国驻日使领馆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祖国永远是海外公民最坚实的后盾 。 身边不少朋友原本计划年底去日本旅游,看到官方提醒后都果断取消了行程。有人说:“旅游是为了放松,可不是去赌安全,官方都明确警示了,没必要拿自己的安危冒险。”也有人感慨:“以前觉得日本治安不错,没想到现在针对中国公民的案件这么多,还有政治因素添乱,确实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无论是旅游、求学还是工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什么比人身安全更重要。 此次外交部的严厉提醒,既是对海外公民安全的负责任守护,也是对当前复杂局势的客观研判。那些觉得“只是个别案件”“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想法,其实是对自身安全的漠视。在双重风险叠加的当下,“避免前往”不是恐慌,而是最理性的选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你或身边人有近期赴日的计划吗?面对官方的安全提醒,你会选择调整行程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