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慌了?马斯克紧急发声,语出惊人:“唯一能让美国摆脱债务危机、避免破产的办法,

依秋聊趣 2025-11-14 14:19:38

美国慌了?马斯克紧急发声,语出惊人:“唯一能让美国摆脱债务危机、避免破产的办法,就是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更细思极恐的是,他预言:“在未来,世界上或会有300亿-500亿人形机器人,是人类的3-5倍!” 美国的债务早就超过了全年的GDP总和,光每年要还的利息就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把好几个州的财政收入全填进去都不够。 政客们不是没试过解决,加税听起来简单,可美国税收基金会早就算过,企业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速就下降0.08个百分点,之前哈雷摩托因为关税问题直接把生产线搬到海外,中洲铁钉公司更是因为钢铁关税解雇了近一半工人,企业要么跑路要么裁员,加税最终只会让经济更糟,老百姓和企业自然集体反对。 砍福利更是想都别想,2023年两党为了预算分歧闹得政府停摆18天,直接造成60亿美元损失,退休老人要养老金、失业群体要救济金,这些选票大户哪个都不敢得罪,福利这块蛋糕根本动不了。 想靠制造业回流翻身,更是被现实狠狠打脸,美国年轻人对进厂打工简直避之不及,2025年初的数据显示,制造业职缺高达62.2万个,预期到2033年要新增380万个岗位,却只能填满一半。 不是工资不高,马里兰州的机械制造厂平均年薪能到7-8万美元,时薪18-30美元的岗位一抓一大把,可年轻人就是不买账,学历高的盯着硅谷,学历低的宁愿去当服务员,也不愿进工厂“遭罪”。 就连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都缺几百号工人,台积电、福特这些巨头也天天抱怨招工难,极端情况下有些工厂甚至只能雇童工。 还有那个LV在得州建的工厂,特朗普当年还去剪彩,号称要创造1000个岗位,结果5年过去员工还不到300人,工人只培训两三周就上岗,废品率高达40%,比行业平均水平翻了一倍,最后成了LV全球表现最差的工厂。 这就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真实写照——年轻人不愿来,来了也干不好,所谓的“工业复兴”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就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马斯克提的AI和机器人,确实戳中了要害,因为这东西既不用跟老百姓争利益,又能实打实解决劳动力和赚钱的问题。 比如特斯拉即将量产的“擎天柱”机器人,2025年产能就要达到10万台,每台每天能工作20小时,能顶2.5个全职劳动力,成本却只有人类的五分之一,一台机器人每年给政府缴的税就有1.2万美元,10万台一年就能多收12亿美元税收,不用加税不用举债,躺着就能赚钱。 现在SpaceX的星舰工厂已经用上了全自动化生产线,把火箭零部件生产效率提了3倍,成本直接降了60%,要是这种技术普及到各行各业,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得往上窜? AI领域更猛,2023年下半年美国AI相关资本开支就跟坐了火箭一样涨,四大云厂商2025年的资本开支增量能到861亿美元,占美国GDP的0.3%,看似不多但这只是开始。 美国初创公司FigureRobotics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能做200种工作,一年时间估值就从20亿涨到80亿,微软、亚马逊都抢着投资,这说明市场早就看清了AI和机器人的潜力。 更关键的是,AI和机器人完美契合美国的痛点,它们不会抱怨工作累、环境差,更不会要求高福利,特斯拉的AI5芯片算力是前代的40倍,能支撑千万级机器人同时干活,而且这东西有个绝活儿——边际成本递减,芯片研发成本再高,量产时多造一片只多花10%的钱,机器人程序编好后,复制到千万台机器上几乎没成本。 这就意味着一旦形成规模,美国的生产效率会呈指数级增长,既能解决制造业缺人的问题,又能靠高效生产赚更多钱,还能通过企业盈利和机器人创造的价值增加税收,反过来偿还债务。 马斯克预言未来有300-500亿人形机器人,虽然听着夸张,但背后的逻辑很实在,当机器人数量是人类的3-5倍时,创造的经济价值足以覆盖那37万亿债务。 不过这事儿也得抓紧,美国债务利息每10年就翻倍,2030年就要突破2万亿美元,而AI和机器人规模化至少需要五六年,要是技术赶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那可就真麻烦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加税、砍福利、制造业回流全都失灵的情况下,AI和机器人确实是美国唯一的出路,毕竟总不能真让这个超级大国因为债务破产,而马斯克手里的技术,刚好就是这场救赎的钥匙。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