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日本立宪民主党众议员小泽一郎表示,首相高市早苗对安

鉴清评趣 2025-11-13 11:08:06

11月12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日本立宪民主党众议员小泽一郎表示,首相高市早苗对安全政策的回应过于鲁莽,涉及国家安全保障,也就是关乎国民生命与国家命运的问题,她的态度太过轻率。 自10月高市早苗上任以来,这位以极端保守立场著称的首相便频繁在台湾问题上试探红线。11月10日的国会预算委员会会议上,面对立宪民主党议员的质询,她再次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生存直接挂钩,甚至以“假设性回答”为辩解,声称“这是针对最坏情况的预判”。 然而,这种模糊的表述未能平息争议,反而让日本政坛陷入更深分裂——反对者指出,她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安全捆绑的逻辑,既违背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一个中国”的承诺,也与日本新安保法中“存立危机事态”的适用条件严重脱节。 小泽一郎的批评直指核心。这位曾担任自民党干事长的资深政客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历史已多次证明,政客轻率煽动“外部威胁”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日本军国主义曾以‘生存危机’为借口发动侵略,最终让国民付出惨痛代价。 如今高市首相的言论,与当年制造‘满蒙危机’的逻辑如出一辙。”他特别强调,首相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国家命运,“在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容不得半点投机”。 这场争议的背景,是中日关系本就脆弱的现状。2025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台湾光复80周年,中方多次敦促日方反思历史、谨言慎行。 高市早苗的表态却被中方视为“重蹈军国主义覆辙”的信号——中国驻日大使馆发言人11月10日严正指出,日方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仅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在“绑架日本国民为分裂中国的战车陪葬”。日本媒体《东京新闻》也刊文质问:“高市首相是否意识到,她的一句话可能将日本推向存亡边缘?” 值得玩味的是,高市早苗的极端立场并未获得日本政坛普遍支持。除小泽一郎外,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公开批评其“借危机扩张军力”,甚至有自民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阁僚对首相的“冒险言行”感到不安。 这种分裂反映出日本社会的深层矛盾:一方面,右翼势力试图通过强化军事存在提升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多数民众仍对战争记忆心有余悸,担忧重蹈历史覆辙。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高市早苗的“台海牌”更像是一场危险博弈。台湾海峡是日本能源进口的生命线,但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当行动定义为“威胁”,无疑颠倒了因果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曾明确警告:“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将引火烧身。”而高市早苗的表态,恰恰暴露了日本部分政客对地区格局的误判——他们试图通过绑定美国印太战略提升话语权,却忽视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 这场争议的结局仍充满变数。高市早苗虽在11月10日国会辩论中辩称“将避免具体表述”,但其核心立场未变;中方则通过严正交涉划清红线,要求日方“立即停止越线挑衅”。 对于日本民众而言,更现实的担忧或许来自国内——有政治学者预测,高市早苗的强硬路线可能加速政权更迭,日本或将重回“一年一相”的动荡周期。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政客为私利煽动危机时,最终买单的往往是普通民众。小泽一郎的警告犹在耳畔:“言语有时比刀剑更锋利,因为它能撬动战争的杠杆,却未必能承受其后果。” 这场争议的走向,不仅关乎中日关系的未来,更考验着日本能否真正汲取历史教训,在战后秩序的框架下寻找和平发展之路。

0 阅读:0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