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现在估计是五味杂陈,后悔不迭。就在他眼巴巴盼着能跟中国缓和关系的

古今知夏 2025-11-14 12:32:41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现在估计是五味杂陈,后悔不迭。就在他眼巴巴盼着能跟中国缓和关系的时候,隔壁的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11月份风风光光地访问了中国,带回一大堆实实在在的合作大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最难受的人,恐怕就是瑙塞达了。 几年前的立陶宛,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2015 到 2019 年,对华贸易额一口气涨了 82%,中国市场稳稳接住了它的牛肉、小麦,还有引以为傲的激光产品。中欧班列穿梭不息,克莱佩达港忙得脚不沾地,全国上下都等着靠中国市场再赚一笔。 可谁能想到,2021 年立陶宛突然脑子一热,非要往火坑里跳。先是高调退出 “17+1” 合作机制,把多边合作的大门亲手关上,接着又冒天下之大不韪,允许台湾当局用 “台湾” 名义设代表处。这一下,直接踩爆了中国的红线。 中国的反制来得又快又狠,双边关系降到代办级,立陶宛成了建交国中独一份的 “特殊存在”。更要命的是,贸易通道直接被掐断,2021 年对华出口还能勉强维持,到 2025 年上半年就只剩个零头,跌幅飙到 91%。 曾经热闹的木材厂、乳制品厂,如今冷得能结冰。百年乳企关了三条生产线,几百号工人丢了饭碗;激光产业本来在中国市场吃得开,现在只能转投欧盟,可那点份额哪里填得上缺口。 最惨的是中欧班列直接把它除名,境内 200 多条相关铁轨只能闲置,克莱佩达港的吞吐量一下少了 40%,货船绕着走,码头工人闲得发慌。 国内还闹起了内讧。瑙塞达抱怨自己没同意 “台湾代表处” 的名字,执政党立马回怼 “你早知情”,反对党直接喊着要外长辞职。 工商界更是急得跳脚,商会主席直言这政策就是 “自杀式操作”,呼吁赶紧把代表处名字改成 “台北” 止损。整个立陶宛政坛吵成一团,活脱脱成了国际笑话。 最让立陶宛心寒的,是当初拍着胸脯承诺撑腰的 “盟友”。美国说给 6 亿美元信贷,实际到账才 900 万,还是要还的贷款;台湾喊着 “补偿”,采购量却只有当初中国市场的零头,还想趁机逼立陶宛升级 “代表处”。欧盟倒是帮着告到世贸组织,结果官司打了半天,没证据没结果,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反观爱沙尼亚,人家活得那叫一个清醒。从头到尾坚守一个中国原则,不瞎折腾不搞投机,2024 年先搞副外长级磋商铺路,2025 年 11 月直接带着数字化、冬季运动等合作项目访华,实打实的红利拿到手软。 同样是欧盟国家,匈牙利对华贸易都涨了 200%,立陶宛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现在的立陶宛,失业率飙到 15%,年轻人失业比例超四分之一,1300 多家企业接连破产,讽刺的是,它对中国的进口反而涨了 36%,离不开中国商品,却偏偏把自己的出口路堵死了。 新政府上台后更离谱,竞选时喊着要修复对华关系,上台就翻脸,给中国贴 “安全威胁” 标签,还联合菲律宾搞防务协议,硬把中国称作 “敌对邻国”。 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连北约盟友都看不顺眼,欧盟更是悄悄撤回了支持,没人愿意陪它瞎折腾。 现在的立陶宛,就像个被惯坏的孩子,闯了祸才想起后悔。瑙塞达坦言 “当初判断错了”,却迟迟不肯真正纠正错误,既想恢复对华贸易,又舍不得放弃那点政治投机的幻想。可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0 阅读:93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