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来买导弹,中方小心翼翼地伸出一个手指,意为一千万一枚。结果沙特开心地说才一亿吗?中方心想开价低了,于是补了一句是美元。沙特:当然是美元,给我来35枚,35亿美金在集装箱里。 1980年代中叶,两伊战争进入胶着,伊朗推进伊拉克南部,威胁沙特石油出口。美国限制中程导弹出口,苏联因意识形态分歧不愿合作,欧洲选项射程不足。沙特转向中国,东风-3A导弹射程2500公里,配备常规弹头,覆盖中东对手领土。1986年底,班达尔从华盛顿获取情报,秘密联络北京,通过香港中转启动接触。沙特需求清单包括导弹规格、维护周期和基地兼容性,中方评估出口版,移除核接口,调整为常规配置。 谈判从技术条款入手,沙特要求至少35枚,形成威慑阵列,中方同意分批生产,提供发射车和模拟器。班达尔强调伊朗导弹袭击科威特油轮事件,敦促加快交付,中方回应需半年组装,派员勘察阿尔苏莱地形。价格讨论延至1987年春,中方计算成本,包括研发摊销和税费,定每枚1000万美元。沙特预算参考美国爱国者导弹,预期数亿美元级别。报价环节,中方用手势比一,意为1000万,沙特解读为一亿,总价35枚达35亿美元。 这个分歧源于双方认知差异,沙特视导弹为高端资产,中方视之为外汇补充。班达尔团队预算充裕,石油收入年均数百亿,35亿现钞支付,通过瑞士账户分批转账,避免银行追踪。中方确认资金后,启动西北工厂焊接外壳,测试推进器。沙特附加条款包括备用零件和阿拉伯文手册,中方逐一记录。整个过程历时十个月,班达尔协调物流,导弹拆解包装,铁路运至港口,船队绕道印度洋避巡逻。 美国情报察觉异常,班达尔在华盛顿会见国务院官员,声称防御用途,绕过核不扩散协议。交易代号金轮工程,中方提供基础设施规划,沙特成立皇家战略火箭部队。首批导弹1988年初运抵吉达港,伪装工程设备,海关清点箱子移交军方。价格误会虽短暂,却放大交易规模,沙特获战略支柱,中方外汇储备从20亿增至55亿。这笔军售打破西方垄断,凸显东方供应商角色。 谈判中,沙特支付独特,全额现金分五批,中方验证后剩余导弹出厂。班达尔往返中美四次,确保保密协议执行。东风-3A液态燃料系统需特殊包装,技术员指导组装。沙特基地选址考虑沙漠适应,挖掘掩体存储部件。交易敲定后,中方专家赴沙特培训士兵,涵盖故障排除和安全协议。价格分歧虽源于手势,却反映军贸行情不对称,沙特财力雄厚,中方产能有限。这次接触开启中国军工国际路径,沙特摆脱二手装备依赖。 导弹部署于阿尔苏莱和阿尔乔弗基地,1988年建成指挥中心和燃料库,士兵接受数月操作指导。1990年海湾危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东风-3A进入警戒,萨达姆一度考虑攻击沙特油田,导弹阵列阻吓其行动,虽未发射,却在情报评估中发挥作用。沙特战略火箭部队正式运作,维护升级精度有限型号。1990年7月21日,中沙建交,此前导弹项目奠定互信,中国拓展中东市场。 导弹服役至今,驻扎沙漠据点,定期测试,构成防御核心。法赫德继续执政至2005年,推动现代化,健康衰退后由阿卜杜拉继位,同年8月逝世,享年84岁。班达尔1988年后重返华盛顿大使,2005年转国家安全顾问,2012至2014年领导情报机构,处理叙利亚事务,后淡出政坛。哈立德升副国防部长,参与地区行动,2013年退休。这些导弹标志沙特军力转型,也为中东格局添变数。 这场交易的余波延续至今,东风-3A虽过时,却见证地缘需求交汇。沙特后续采购DF-21,延长射程,中国军贸覆盖亚洲和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