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馆长回国,机场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朋友在等他。朋友简单问了几句,他就匆匆离开了

海莲玩转趣事 2025-11-08 20:41:14

那天馆长回国,机场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朋友在等他。朋友简单问了几句,他就匆匆离开了。这场景跟去年他第一次回国时人山人海的场面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 我正窝在书房书桌键盘上全是指纹,边扒饭边刷军事热搜,看到这消息时手腕酸胀+雨声敲窗。你说奇怪不奇怪,上次可是连机场玻璃都快被粉丝挤破了,这次怎么连个举牌子的都没有? 部分媒体之前报道过馆长在海外的人气,说他的演讲场场爆满。但这次回国,社交媒体上几乎没人提到他回来的事。可能团队调整了策略,毕竟现在国内对大型聚集活动管理比较严格。要是真像上次那样几百号人挤在接机口,说不定第二天就能上热搜。 馆长这两年在海外确实挺活跃。根据简氏防务周刊2025年8月的报告,他在多个国际论坛上都发表过演讲,主要讲文化交流这块。不过这些内容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传播有限。有分析认为,他的团队可能更注重线下影响力的拓展。 你说这变化是不是跟近期政策调整有关?2025年6月以后,大型公众活动的管理细则确实更明确了。不过这也挺好理解,毕竟安全最重要。我那天看直播时还想着要不下次也去接机,结果发现根本没必要人家走的是VIP通道。 团队这么安排确实稳妥。现在想想,上次那种人挤人的场面虽然看着热闹,但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这次简单点也好,馆长能早点休息,粉丝也不用在机场苦等。 可能团队在尝试新的宣传方式。现在很多公众人物都转向线上互动,既安全又高效。据说馆长团队正在筹备一个线上交流平台,预计明年年初就能上线。 这事让我想起上周看军事论坛时,帖子看一半突然想起没回老板消息。其实网络时代,线上交流反而更直接。馆长要是开直播,估计比在机场被围堵强多了。 你说这次低调回国会不会成为新常态?从近期其他公众人物的行程来看,简化接机程序确实是个趋势。2025年9月文化部发布的指导意见里,也提到要引导公众人物发挥示范作用。 不过话说回来,馆长这次回来,倒是给粉丝省了不少事。不用提前几小时去占位置,不用做应援牌,更不用在机场挤来挤去。对于真正关心他的人来说,能看到他平安抵达就足够了。 可能这就是成熟的表现吧。既照顾到粉丝感情,又符合相关规定。这种平衡其实挺难把握的,但馆长团队这次处理得挺自然。 我在想,要是所有公众人物都能这么理性该多好。既不用劳师动众,又能达到交流目的。毕竟真正的支持,不在于接机场面有多热闹,而在于长久以来的陪伴与理解。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0 阅读:0
海莲玩转趣事

海莲玩转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