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彻底绝望,除了福建舰服役,解放军当天还服役了16万吨军舰! 一艘055型驱

访云漫说 2025-11-08 17:50:24

美国彻底绝望,除了福建舰服役,解放军当天还服役了16万吨军舰! 一艘055型驱逐舰是第二批的开头舰,排水量大约1.2万吨,主要负责防空、反舰和对陆攻击,往往在航母群中扮演关键角色。 两艘052D型驱逐舰,每艘排水量约0.8万吨,经过升级后,在防空和反潜方面表现不错,还能发射远程导弹打击远处目标。 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4.8万吨左右,能携带直升机和登陆艇,适合在南海或类似区域开展行动。 一艘综合补给舰,排水量也接近4.8万吨,专门为舰队提供油料和补给,确保长时间作战不中断。 还有一艘电子侦察船,排水量3万吨左右,任务是收集情报和进行电子干扰,帮助整个舰队掌握周边情况。 另外,可能还有一艘093B型核潜艇同期加入,排水量0.6万吨到0.8万吨,增强水下能力。这些舰艇加在一起,总吨位可能接近24万吨,如果算上福建舰的话,这在海军历史上是个新高点。 中国海军能这么快服役这么多舰艇,靠的是建造方式的改进。舰艇生产采用模块化方法,不同部分在车间分开制造,然后组装起来,节省了不少时间。 举个例子,某些大型舰艇从开工到下水,只需一年半左右,就能进入试航阶段。机器人用于焊接和组装,提高精度和速度,工人反馈说这种方式比传统手工可靠多了。 供应链基本都在国内,从材料到设备自给自足,避免外部延误。2025年,预计还有更多舰艇下水,比如第二批055型至少6艘,052D型至少3艘,这样海军的阵容会进一步扩大。 相比过去,海军从2021年一次服役3艘,到现在规模翻倍,进步明显。 看看其他国家的情况,美国海军有不少现役舰艇,但面临一些挑战。他们的伯克3型驱逐舰造价高,每艘25亿美元到28亿美元,建造时间往往超过7年,还容易遇到零部件供应问题。 星座级护卫舰项目启动匆忙,重量超标,导致交付推迟到2029年,成本也涨到12亿美元以上,可能面临调整。 肯尼迪号航母下水几年了,因为缺少零配件,服役时间不确定,即使入列,电磁系统还需要时间调试。美国核潜艇和驱逐舰数量多,但维护周期长,有些老舰艇使用年限接近极限。 中国这边,093B型核潜艇下水速度较快,预计几年内达到10艘以上,技术上逐步接近先进水平。055型驱逐舰数量已经超过美国类似舰艇的几倍,垂直发射单元多,集成射频系统好用。 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原本设计用于对岸支援,但后来发现稳定性不足,成本从几亿美元涨到几十亿美元,总共只建了3艘,现在很少提。 濒海战斗舰系列也遇到麻烦,有些刚下水就出问题,生存能力弱,海军计划退役几艘,只留少数在役。 中国海军的052D型服役30多艘,还在继续建造,性能均衡,能适应多种角色,而054A型护卫舰则更多用于辅助任务。 海军发展到这个阶段,从成立初期几万吨总吨位,到现在一年服役20万吨以上,变化巨大。 早期缺乏大型舰艇,现在福建舰这样的8万吨级航母上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综合电力系统,达到国际一流。093B核潜艇引入垂直发射井和泵推技术,快速形成战斗力。 舰载机体系也更完整,各型飞机配备到联队,演练中不断测试组合。航母战斗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055型往往负责指挥和防空,052D型提供火力支持,075型扩展登陆能力。 这种体系化推进,让海军在南海巡逻和远洋任务中更有把握。渔民提到,现在岛礁附近中国舰艇出现频繁,增强了区域稳定。 未来,随着076型等新项目进展,海军可能会在两栖和电磁领域有更多创新。不过,一切还需时间验证,技术融合和实战检验是关键。 中国海军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持续投入实现的,在全球格局中逐步占据一席。 信息来源:海峡导报

0 阅读:0
访云漫说

访云漫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