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政客还在因中国使用美国芯片而担心美国的国家安全的时候,英伟达的CEO黄仁勋

史记越玉门 2025-11-08 17:16:15

当美国政客还在因中国使用美国芯片而担心美国的国家安全的时候,英伟达的CEO黄仁勋直接给出了答案,他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直接嘲讽美国政客:完全没脑子,就是把芯片白给中国,中国也不会用的!   这番话让不少天天喊着“技术封锁”的美国政客颜面扫地,更戳破了他们自导自演的安全焦虑戏码。   作为全球芯片领域的领军者,黄仁勋的判断不是随口调侃,而是基于全球产业链格局和中国技术发展的真实情况,比华盛顿那些纸上谈兵的政客靠谱多了。   黄仁勋心里很清楚,中国早就不是那个离开美国芯片就寸步难行的国家了。   全球50%的人工智能开发者都在中国,这些开发者撑起了庞大的技术创新生态,也让中国在AI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突飞猛进。   就像他在采访中提到的,中国的DeepSeekR1模型已经成为革命性的开放推理模型,被全球下载数百万次,这样的技术实力根本不需要依赖美国芯片来背书。   更关键的是,中国已经拥有多台自主建造的超级计算机,这些大国重器的运行完全不依赖英伟达芯片,也不用美国的技术体系,所谓“中国靠美国芯片发展军事”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美国政客以为封锁芯片就能卡住中国脖子,却忘了技术竞争的本质是创新而非垄断,你越是封锁,对方的自主研发动力就越足。   这些年中国芯片国产化的进展有目共睹,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自给率已经提升至35%以上,相比几年前的不足20%实现了大幅跨越。   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即便在没有最先进光刻机的情况下,依然通过技术优化实现了高端芯片的部分替代。   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高端芯片的进口量持续下降,2024年上半年相关进口额同比减少了18%,这组数据背后是无数中国科技企业的默默耕耘。   美国政客看不到这些变化,一门心思搞技术禁令,最终只会让自己的企业受损。   英伟达虽然靠着适配性芯片维持了部分中国市场,但整体份额已经被国产芯片蚕食,而其他美国芯片企业的日子更不好过,不少企业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被迫裁员减产。   其实黄仁勋的逻辑很简单,技术要成为全球标准,就必须拥抱全球开发者,而不是把最大的市场之一排除在外。   美国芯片行业的优势,本质上是建立在全球产业链协作和市场认可的基础上,现在政客们强行割裂这种联系,相当于自断臂膀。   就像稀土禁令反而让美国加速实现稀土自主一样,芯片封锁也让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速度超出预期。   这种违背产业规律的做法,不仅没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让美国企业失去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英伟达市值虽然突破4万亿美元,但谁都知道,失去中国市场的长期支撑,这样的高市值很难持久。   科技竞争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美国政客把科技当成地缘政治工具,本质上是对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自信。   他们忘了,美国科技曾经的辉煌,正是因为开放吸引了全球人才,正是因为竞争激发了企业活力。   现在反过来搞封锁孤立,只会让美国技术逐渐失去全球竞争力。   中国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从来没有关上合作的大门,这种既保持独立又拥抱开放的态度,才是科技发展的正确路径。   黄仁勋的嘲讽,与其说是针对美国政客的无知,不如说是对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做法的担忧。   真正的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靠封锁别人得来的,而是靠自身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开放的心态。   美国政客如果继续抱着“零和思维”搞技术对抗,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科技的进步如同潮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试图阻挡技术发展潮流的做法,都只会被潮流所抛弃。   大家觉得美国的芯片封锁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中国芯片产业还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全面自主可控?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