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称:台积电稀土告急,求大陆供应。这事儿看着是突发状况,其实早就是埋好的伏笔。 谁能想到,造芯片这种顶尖技术,最后竟被“土”卡住了脖子? 大陆一纸新规,直接把稀土出口门槛从10%压到0.1%,看似微调,实则是把水龙头拧紧了一圈。台积电的3纳米芯片里镧含量超标五倍,EUV光刻机的磁体每三天就要换2.3公斤——这些关键材料,九成以上都得靠大陆提纯。现在好了,机器再先进,没土也转不动。 当初跟着美国断供华为时,台积电大概觉得抱对了大腿。可美国能给你订单,却给不了稀土提纯技术。自家矿再多,分离产能不到全球5%,建厂又要五年,远水救不了近火。跑去亚利桑那建厂,结果稀土磁体还得从大陆运,这波操作简直像绕地球跑一圈又回到起点。 其实不止台积电,欧洲有厂商试过去中国化,换了供应商后要么纯度不够烧设备,要么价格翻三倍还断货。稀土就像手机的专用充电器,不是随便找个山寨货就能凑合。三星倒是聪明,早早签了长期协议,新规之下照样稳拿货源,3纳米产线一点没耽误。 说到底,大陆这次不是刻意针对谁,而是把战略资源的规矩立明白了。从前管原料,现在连耗材、靶材、磁体都纳入监管,等于从“卖米”升级到“管做饭”——想用中国的米,就得守中国的灶台规矩。台积电现在着急,其实是低估了产业链的根基价值。技术再牛,离了基础资源也是空中楼阁。 这场风波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大国博弈里搞骑墙,就像走钢丝还蒙着眼。真正的安全不是选边站,而是尊重每个环节的分量。大陆从来欢迎守规矩的合作,但要想一边赚便宜一边拆台,这土还真不是随便能挖的。 芯片再高精尖,终究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忘了根本的企业,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