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国会两位民主党领袖突然宣布了要与总统特朗普当面会谈的倡议。 当地时间11月5日,据央视新闻,参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和众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联名致信,呼吁与总统及两党领袖见面,商量结束停摆和医疗议题。 这封信把态度说清了:民主党表示随时能谈。我的立场也直给:先把门打开,再谈分歧更稳。 白宫这边,据多家媒体报道,特朗普坚持在民主党先投票同意重开之前不谈。这就形成僵持,谁都不先出手。 在机场一线,安检口排队拉长、延误增多的画面已被多地媒体拍到。对比来一些欧洲国家机场遇突发时会启用最低服务安排,尽量保底运行。 民生端同样吃紧。报道里提到,食品援助发放受影响,社区诊所门诊延后。放到北边加拿大预算机制不同,联邦停摆少见,转移支付一般不断档。 工薪群体压力最直观。无薪上班的联邦雇员要顶住房贷、学贷。回看2018—2019年的那次,不少人依靠临时贷款与慈善过渡,教训摆在那儿。 立法流程也在打转。参院多轮程序性投票过不去的场面,观众已经不陌生。英国常用临时拨款把灯先亮着,再细谈条款,思路值得参照。 医疗议题被捆在谈判里。民主党强调医保安排,共和党内有人主张压缩部分开支。奥巴马医改后多轮拉扯至今未定型,把它和重开绑死只会更难推进。 市场面上出现摇摆。波动加大,小企业融资窗口更紧。2019年那次关门期,航空和旅游行业都曾发过预警,说明链条会很快传导。 社区层面的应急在加码。食品银行加开时段,非营利组织扩招志愿者。德国等地在公共服务受阻时,也常由社会组织填补部分空缺,这点经验可借。 这场掰手腕拖得越久,修复成本越高。把临时拨款过了,先复工,把服务稳住,再把争议摆到桌面分组细谈。 能见面的就尽快见,能达成的小共识先落地。让公共服务回到正轨,其余再按节奏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