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消息 乌克兰和俄罗斯宣布了 2025年11月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通报,11月5日凌晨乌军成功打击俄军顿涅茨克机场附近无人机基地,并且袭击了俄方伏尔加格勒炼油厂。 俄罗斯方面也不甘示弱,声称“过去一夜在伏尔加格勒州击落49架乌克兰无人机,累计拦截75架,成功击退大规模无人机攻击。” 乌军这次出手很漂亮,顿涅茨克机场是俄军无人机的“心脏”和“核心枢纽”,攻击此地必对俄军无人机部队造成重创。而伏尔加格勒炼油厂是俄方重要的燃料供应源,此地已是第三次遭到乌军袭击。 不得不说,乌军使用无人机进行打击的成本太低了,只要西方国家不停给乌军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种小成本高效益的打击方式就会持续下去。而俄军近几个月也不断提高拦截率,但面对乌军蜂群战术仍然很难完全抵挡。 无人机让战争门槛降低,“廉价武器+蜂群战术”改写攻防逻辑,和平不能靠技术升级维系,需靠规则约束。 而这种缺乏有效约束的无人机攻防,早已让战场边界模糊,大量平民无辜“中枪”,沦为伤害平民的“耐力赛”,此役后局势也愈发复杂难明。 俄乌这场无人机攻防战,看着是双方战术博弈,实则满是对平民的伤害。低成本无人机反复打击关键设施,高代价拦截难挡冲突升级,最后受苦的还是没电没暖的普通百姓。外部支援让“以战养战”越陷越深,没人是赢家。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起比拼破坏力度,放下对抗、回到谈判桌,才是让大家脱离苦难的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