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佐兰·马姆达尼能赢备受美国人民瞩目的纽约市市长选举? 谁能想到纽约市长选举能出这么大的冷门,一个生在乌干达的印度裔穆斯林,硬生生从26个美国亿万富翁和特朗普的联手打压里闯了出来。这些富豪砸了2200万美元专门抹黑他,特朗普更是亲自下场给马姆达尼的对手站台,共和党把他当成肉中刺似的盯着。 可就是这么个34岁的年轻人,最后以9个百分点的优势赢了,成了纽约有史以来头一个穆斯林市长。这逆袭哪儿是靠运气啊,全是凭真真切切的民心拼出来的。 先说说他面对的场面是真够吓人的。2200万美元的反对资金是什么概念?比他整个竞选团队凑的钱都多。街头贴的海报、电视上播的广告,没一个说他好的,全是“这人太激进”“他来了纽约就得垮”之类的坏话。 特朗普把他当成“民主党里的极端派代表”,不光喊着让选民给马姆达尼的对手科莫投票,还放狠话“他要是当选,纽约别想从联邦拿多一分钱”。要知道纽约本来是民主党的地盘,可共和党这么下血本,连民主党里的老油条们一开始都觉得这年轻人“资历太浅,成不了事”。 可偏偏是他这“特殊身份”,成了破局的关键。纽约有80万穆斯林,是全美国穆斯林最集中的城市。马姆达尼在巴以问题上明明白白站巴勒斯坦,一下就把这个群体的选票抓牢了。 更巧的是他的双重背景,印度裔的身份,让纽约庞大的印度社区都动起来帮他;生在乌干达的非洲经历,又让非洲裔选民觉得“这人懂我们的苦”。这三大少数族裔加起来,占了纽约选民的近三成,原本散着的票全被他拢到一块儿了。 光靠身份也不够,他的政策是真戳中了纽约人的疼处。现在纽约的房租中位数都破4000美元了,四分之一的人连日子都快过不下去。马姆达尼之前帮过低收入家庭解决房贷问题,太清楚普通人的难处。他喊出的“房租冻结四年”“托育全免费”“公交不花钱”,每一条都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再看他的对手科莫,还在翻旧账搞人身攻击,对房租高、生活贵这些事提都不提。这么一对比,打工族们全倒向马姆达尼了。连联邦参议员桑德斯都站出来挺他,说“他的政策才是民主党该有的样子”。 民主党内部抱成团也帮了大忙。一开始马姆达尼在民主党初选中就爆冷赢了科莫,后来选情越来越热,前副总统哈里斯、纽约州长霍楚尔都来给他站台,奥巴马甚至亲自打电话给他出主意。核心原因特简单,现在民主党上下就一个共识,反特朗普。 特朗普越骂马姆达尼,民主党人越觉得“得把他保住”,原本散着的选票全被“扛特朗普”这面旗拧成了一股绳。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帮科莫说话反而起了反作用,不少中间选民烦透了“共和党跑到纽约来指手画脚”,转头就把票投给了马姆达尼。 对手的短板也把他衬得更靠谱。科莫虽然当过州长,可背着性丑闻辞职的黑历史,竞选套路又老又空洞。他骂马姆达尼“反犹”“资历浅”,可拿不出半点儿实在的民生方案,反倒被马姆达尼一句话问住:“你当州长的时候,纽约房租涨了多少?”另一个共和党候选人支持率低得可怜,纯属陪跑,反对马姆达尼的票全集中到科莫身上,可还是没挡住民心往马姆达尼那边流。 说到底,马姆达尼能赢,就是“对的人赶上了对的时候”。纽约人早就听够了老政客的空话,就想要个真能解决房租、托育这些麻烦事的人;而特朗普的使劲打压,反倒把他塑造成了“敢跟强权叫板”的符号。 从7岁跟着家人移民到纽约,到现在当选市长,他的经历本身就是纽约多元文化的样子,在这儿,不管你是哪个族裔、信什么教,就看你有没有真本事解决问题。那些砸钱的亿万富翁、玩政治套路的人,最后还是输给了最实在的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