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取消荷兰订单!! 荷兰政府在十月底又一次收紧了对我国半导体设备出口的政策。 这次连ASML的NXT:1970i、1980i这样的设备都要用上出口许可证,不给批文就别想卖到中国来。 消息出来后,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圈内圈外都非常关注。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事的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 毕竟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后,针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限制手段又多了不少花样,欧洲跟着起哄也不是头一回了。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格力电器的反应比大家想象得还要快。 禁令刚出来没几天,格力那边直接就宣布,把原本向荷兰ASML订的30台高端半导体设备全都取消了。 其实谁都知道,这种级别的设备想买到手可不容易,缺了它们对国内企业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可格力这次不光不慌,还顺势把订单转向了我国本土的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直接签下了21.8亿元的新合同。 更让人振奋的是,国内设备的交付时间比荷兰还提前了4个月。 说实话,这种效率和底气,放在几年前根本想都不敢想。 这件事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就像大家都说的,外面越是卡脖子,咱们越能练出硬骨头。 过去这些年,半导体设备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尤其是光刻机、刻蚀机这些核心装备。 以前大厂做芯片都得靠进口设备,一旦被断供就会陷入被动。 可这几年情况变了,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这些企业一点点攻坚克难,终于把核心设备做出来了。 虽然现在还没完全追上国际最顶尖的水平,可在实际生产里已经能顶上不少关键环节。 格力这次主动“弃洋转土”,其实就是对本土技术的极大认可。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国产替代”听起来有点遥远。 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 格力电器作为家电行业的大佬,这几年在半导体、智能制造上的布局非常积极。 每次高端设备采购,其实都是在替全国制造业试水。 像这次订单一转,直接带动了本土设备企业的研发和交付水平。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都像格力这样用脚投票,国产设备的技术进步和市场份额会有多快。 这种正向循环,才是让行业彻底站起来的关键。 从另一个角度看,荷兰这次限制出口,其实也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ASML作为全球顶级的光刻机制造商,过去对我国市场依赖非常大。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ASML每年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客户。 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一笔大单,结果因为政策一紧,订单被国内企业接走了。 对ASML来说,这肯定不是个好消息。 其实欧洲很多业内人士也在反思,这样的限制政策到底能不能长久。 毕竟市场是流动的,你不卖总有人能做出来。 现在我国本土企业接下了格力的大单,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还能把全球最难啃的设备市场一点点拿到手里。 当然,必须承认,国内半导体设备跟最顶级国际巨头比还存在差距。 比如高端EUV光刻机这种尖端产品,目前我们还需要继续加把劲。 但整体来看,像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主流机型,我国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业内不少专家都认为,未来几年随着国内市场不断壮大、企业持续投入,国产设备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尤其是在实际生产线上,技术和工艺的优化速度要比外部想象得快得多。 这件事其实还透露出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号。 那就是我国制造业已经从单纯的追赶和模仿,逐渐走向了自主创新。 过去我们总说要“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可以直接站在世界舞台上,和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格力电器这次大胆转单,其实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它不仅表明我们有能力应对外部压力,更说明国产高端制造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每一个关心国家未来的人来说,这都是值得骄傲的时刻。 荷兰加码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本意是想遏制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但格力电器的反应证明了一个道理:外部压力往往能激发出最强的内生动力。 我国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磨炼,已经逐步站稳了脚跟。 格力电器主动取消荷兰订单、转投国产设备,不仅是对自身供应链安全的保障,也是对本土企业实力的认可。 对于荷兰和ASML来说,失去大客户肯定不是好事。 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被限制,其实都是前进的新起点。 归根结底都是一句话:咱们必须靠自己,靠得住自己。 本土企业争气,国家政策给力,大家一起努力,总能闯出属于我们的路。 参考:格力电器取消荷兰订单,荷兰10月底突然加码对出口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限制,格力电器便精准研判局势,果断终止了向荷兰采购30台高端订单——搜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