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

云景史实记 2025-11-06 09:23:04

中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关键的是,这次的暂停政策不是全面放开,是重点瞄准了刚需领域。像消费电子、新能源、纺织服装这些行业,既是中国出口的优势项,也是美国供应链离不开的环节。 就说消费电子吧,这可是美国进口的大头,一天就得买 4.2 亿美元的,占了总进口的 42%。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苹果,那些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的配件,几乎全是中国工厂造的,加州的分销商每周都得从深圳、苏州空运 2000 吨过来,少了这些货,美国商店里的苹果配件都得断供。 之前 4 月份中美加税那阵,苹果、戴尔这些企业成本一下就上去了,急着往东南亚搬工厂,结果呢?那边产能根本跟不上,最后还是得回头找中国代工。 咱中国企业也争气,京东方的柔性屏幕良率都突破 85% 了,比亚迪的芯片装车量超百万片,就算他们想换供应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能替代的,这就是咱的底气。 比消费电子更要命的是新能源,尤其是锂电池。有人说美国对中国锂电池依赖度 80%,其实算上产业链更吓人。 2025 年前七个月,美国直接从中国买的锂电池就占了 65%,剩下那 35% 看着不是中国产,可生产用的正负极材料,96% 的负极、85% 的正极全是咱这儿出的。 最实在的例子是美国海外的军用雷达站,大多都用中国的锂电池和储能设备,之前关税一风声紧,他们维护成本立马就得翻倍,真要是加税加到断供,这些雷达都得掉链子。 而且咱的成本优势别人抄不来,从锂矿挖到电池组装全链条打通,日韩就算搞出同款技术,卖得也比咱贵一截,美国真敢加税,自家新能源产业布局就得全乱套。 再说说老百姓最熟悉的纺织服装,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连着美国千家万户的生活。现在美国市场上 37% 的服装、40% 的家纺还得靠中国供应,就算有些订单转到越南,大单子、急单子还是得找中国。 就拿美国的假日购物季来说,去年要是真加税,消费者光买礼物就得多花 406 亿美元,平均每人多掏 132 美元。 今年感恩节、圣诞节眼看要到了,那些人工圣诞树、保暖外套几乎全是中国产的,要是咱真把关税加上去,美国商店里的价格就得涨,最后还是普通老百姓买单。 美国银行都算过账,关税成本里 50% 到 70% 都转嫁给了消费者,现在 9 月份服装价格已经涨了 0.7%,真加税了只会更离谱。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不全放开也不全加税?这就是政策的高明之处。保留 10% 的关税,就是给咱留了后手,不能让美国觉得咱好欺负。 现在美国的通胀本来就没压住,美联储最看重的 PCE 物价指数还在 2.9%,比他们目标的 2% 高不少,超过 60% 的经济学家都说加税会让经济增速再降 0.5 个百分点,这种时候他们根本扛不住刚需商品的关税上涨。 咱暂停 24% 的加税,是给他们的供应链减负,也是帮咱自己的企业稳订单 —— 消费电子、新能源这些都是咱出口的优势项,2025 年一季度光电子出口就涨了 4.5%,稳住美国市场就能保住不少就业岗位。 这些年美国一直喊着 “脱钩”,可六年过去了,从中国进口的占比虽然降了点,但刚需商品还是离不开。2018 年服装进口中国占 80%,现在 37% 看着降了,可这 37% 全是别人替代不了的核心订单。 就像那些医疗设备里的轮椅、维生素,60% 以上还得从中国买,真要是断供,美国老人看病都得受影响。这就说明,贸易不是谁想掐就能掐断的,尤其是咱手里握着全产业链优势的领域。 所以说,这次的关税政策根本不是妥协,而是咱胸有成竹的主动布局。 既照顾到了美国供应链的刚需,不让他们因为关税崩溃影响到咱的出口;又保留了 10% 的税率守住底线,让他们知道咱有议价权。 数据和事实都摆在这儿,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是实打实的,咱的产业优势也是硬碰硬的,这样的政策既能造福两国老百姓,又能守住咱们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往后看,只要咱攥紧产业链这个 “硬通货”,贸易博弈里的主动权就永远在咱手里。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