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没人帮;以色列打黎巴嫩,没人帮;以色列打也门胡塞武装,没人帮;以色列打伊朗,没人帮;现在以色列打卡塔尔,依然没人帮,未来会不会打沙特、阿拉伯?整个中东,人人自危。 以色列这两年在中东的行事风格越来越没顾忌,从加沙地带的持续打击,到跟黎巴嫩真主党的边境对峙,再到空袭伊朗核设施、拦截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最近干脆把主意打到了卡塔尔头上。直接派F-35I战斗机空袭了多哈的市区建筑,说是要打哈马斯高层,结果连卡塔尔的安全部队都被炸死了人。 每次动手都能找出“自卫”的由头,更关键的是,旁边总有美国兜底,要么说“以色列有权保护自己”,要么干脆沉默,这架势让中东诸国看得心里发毛。 最让大家不安的是打卡塔尔这事儿,要知道卡塔尔可是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境内的乌代德空军基地驻扎着数万名美军,还是美国中东后勤供应的核心支点。就算是这样的关系,以色列说动手就动手,事后也就轻飘飘道了个歉,而美国除了签个没实际动作的安全法令,压根没真管。 这一下彻底戳破了“美国保护伞”的假象——连亲盟友都护不住,换了其他国家,真被以色列盯上了,还能指望谁?之前那些被以色列打击的势力看似“没人帮”,其实是大家早看清了局势,怕出头被当靶子,只能先憋着劲儿。 但以色列的步步紧逼,反倒把原本松散的阿拉伯世界给逼到了一起。卡塔尔遇袭后没几天,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和海合会特别会议就扎堆开了,十几个国家一起发公报谴责以色列,说它是地区“麻烦制造者”,还喊着要构建“统一战线”应对威胁。 海合会甚至直接启动了“联合防御机制”,要评估成员国的防御准备,加强集体威慑能力,这在以前可是少见的动作。大家心里都门儿清,再各自为战,下一个被盯上的可能就是自己,所谓的“没人帮”,不过是没到抱团的临界点,真被逼急了,谁也不会坐以待毙。 美国的态度更是让中东国家寒了心。一边给以色列卖着上百亿美元的军火,一边对阿拉伯国家的抗议敷衍了事,政策还反复无常,一会儿说不允许驱逐加沙居民,一会儿又传出要把人迁到苏丹、索马里的消息。 卡塔尔三个月内被伊朗和以色列先后袭击,美国都没实质反应,这让那些花大价钱买美国武器的国家彻底醒悟:钱花了不少,安全感一点没捞着,与其靠别人,不如自己搭伙。现在连沙特都在悄悄拉着伊朗谈安全合作,以前的死对头都能坐下来,可见大家怕到了什么程度。 至于以色列会不会打沙特,现在还不好说,但沙特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了。毕竟沙特握着全球能源命脉,对以色列来说诱惑不小,但如今阿拉伯国家抱团的架势摆出来了,海合会的集体防御也在加码,以色列真要动手,就得掂量掂量能不能扛住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反击。 可即便如此,中东的神经还是绷得紧紧的:科威特赶紧买了俄罗斯的防空导弹加固工事,巴林和卡塔尔放下旧怨一起搞海上巡逻,连以色列自己都在偷偷找中国谈无人机订单,显然也在做两手准备。 说白了,以色列一路强硬下来,表面看次次“没人帮”对手,实则是把整个地区都逼成了潜在的“对手”。美国的偏袒不再管用,阿拉伯国家从“敢怒不敢言”变成“抱团设防”,以前的矛盾在共同威胁面前都成了小事。 这种情况下,就算以色列暂时不敢动沙特,整个中东也早没了安稳日子——大家都在攒武器、找盟友,生怕自己成了下一个目标。以色列本想靠武力镇住场子,没想到反倒加速了自己的孤立,而中东的人人自危,恰恰是这种强权逻辑下最必然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