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印尼总统秘密访日,日本人知道他好色,专门为他安排了一名19岁的绝色艺伎,没想到,就是这个女人,竟然改变了他的一生。 1959年的东京,战后日本正拼命寻找经济出口,而东南亚最大的新兴市场印尼,则成了人人眼红的肥肉。 印尼总统苏加诺来了,这是一次非正式的秘密访问,却给了日本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很清楚这位总统的软肋——曾公开宣称女性是“上天赐予的乐趣”,连外交访问都要求安排女性陪同。 于是,一个“温柔陷阱”悄然布下,19岁的根本七保子,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艺伎,被选中了。 她出身足够低微,父亲战死,母亲靠洗衣维生,需要钱供弟弟上学,这让她显得“可控”,她又足够出色,一段古典扇舞曾惊艳政商界,外表温柔内心坚毅。 在日本右翼大佬儿玉誉士夫的安排下,她以“私人秘书”的身份,走到了苏加诺面前,这笔交易传闻开价不菲,还附赠一个诱人的承诺:任务之后,给她选择人生的“自由”。 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当情感这个最大的变量被注入之后,苏加诺,这个以风流闻名、阅女无数的男人,居然动了真情。 他觉得这个女孩不像艺伎,倒像自己年轻时的母亲,在浅草寺,她担当翻译;在茶会上,她为他讲解千利休的故事。 当七保子为他唱起一首改编过的印尼民歌时,这位59岁的总统彻底被打动了,他称她为“黑暗岁月里唯一的光”。 他决定带她走,于是,根本七保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拉特娜·萨里·黛薇·苏加诺”,“黛薇”,在印尼语中意为“女神”,这是苏加诺亲自赋予她的新身份,一个崭新的文化符号。 他像对待珍宝一样保护她,为她修建了一座种满玫瑰的私人宫殿,甚至在园中为她已故的弟弟修了一座佛塔。 而她也积极地扮演新角色:学习印尼语、皈依伊斯兰教、穿上纱笼,她不再是日本的工具,而是印尼的总统夫人。 在印尼国内,对她出身的质疑从未停止,媒体讥讽她是“从花街走向总统府的女人”,可她成了苏加诺与日本企业之间心照不宣的桥梁,石油、纺织、机械的订单源源不断。 可在1965年9月30日,一场政变推翻了苏加诺,他被软禁,而身怀六甲的黛薇,则被秘密送往巴黎,开始了流亡生涯。 1970年,苏加诺在软禁中走向生命尽头,他时常独自望着窗外,念着黛薇的名字,临终遗言是希望能告诉她,自己梦见了她穿粉色和服的样子。 黛薇赶了回去,握着他的手,没有哭泣,只是在他耳边,轻轻哼起当年那首印尼民歌,那是她对一段私人记忆的回收,而不是国母对国家的哀悼。 从那以后,世界才见识到真正的黛薇,她活跃在欧洲名利场,出书、拍写真、上电视节目,甚至还参选议员。 她从不避讳自己的艺伎出身,反而坦然地将其作为自己传奇的一部分,她告诉世界:“即便是棋子,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走法。” 信源:人民网—《人民文摘》——从日本艺伎到印尼总统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