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2013 年那笔 100 亿美元的单子,当初可是把坦桑尼亚捧上了东非发展的风口,巴加莫约港这名字一听就带着 “明星工程” 的范儿 —— 集深水港、铁路、工业园于一体,设计年吞吐量 2000 万标箱。 要知道当时坦桑尼亚最大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全年吞吐量还不到 150 万标箱,这简直是要一步跨进区域贸易枢纽的节奏,说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一点不夸张。中国这边也爽快,招商局国际带着资金和技术就进场了,2015 年还热热闹闹办了奠基仪式,谁看了都觉得这事儿稳了。 可偏偏 2015 年马古富力一上台,画风突然就变了。这位新总统拿着当初的协议挑刺,说 99 年运营权 “有损主权”,转头就带着诚意去找英国和日本套近乎。2016 年跑英国谈投资,对方拍胸脯说支持基建;2017 年飞日本,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也应承给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 坦桑尼亚大概觉得找到了更靠谱的靠山,2019 年干脆彻底撕毁和中国的协议,满心以为英日能接下这个烂摊子,说不定还能给更优惠的条件。 结果呢?六年时间里,巴加莫约港那块靠印度洋的好地,硬生生搁成了杂草丛生的空地。 英国承诺的 “基础设施基金” 喊了好几年,连份正经的书面方案都没提交过,更别说真金白银到账了;日本也没好到哪儿去,就搞了点短期培训的小额合作,跟港口沾边的实质性投入影子都没有。 这俩国家压根就接不住这么大的活儿 —— 英国自己的高铁 2 号从 2009 年规划到现在,快二十年了还没铺好轨道;日本在非洲向来只做些小型灌溉工程、农业培训之类的小生意,百亿级别的港口项目纯属超出能力范围。 坦桑尼亚这六年可是把苦头吃了个够。世界银行的数据摆着呢,GDP 增长率从 2015 年的 6.2% 掉到 2019 年的 5.8%,2020 年疫情一来直接跌到 4.8%。 更要命的是物流堵成了死结,达累斯萨拉姆港本来就超负荷运转,巴加莫约港停工后,货船平均要等 20 多天才能靠岸,2023 年底甚至出现过等 24 天的极端情况,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例飙到 30%,比非洲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 当初项目规划能创造的 10 万个就业岗位泡了汤,而坦桑尼亚失业率本来就徘徊在 15% 左右,年轻人找工作更难了,连已探明的 57 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都因为没港口运不出去,眼睁睁看着资源变不成钱。 这时候坦桑尼亚才回过神来,原来中国的合作不是随便能替代的。隔壁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花 38 亿美元建的这条铁路,2017 年通车后累计发送货物 4039.6 万吨,承担了蒙巴萨港 30% 的货物集散,还创造了 7.4 万个就业岗位。 对肯尼亚 GDP 贡献率超 2%,连长颈鹿都能通过专门设计的 7 米高动物通道,这种既讲效率又顾细节的实力,英日根本拿不出来。 更别说上世纪中国勒紧裤腰带帮坦桑尼亚建的坦赞铁路,至今还是东非的交通命脉,这份实打实的交情可不是英日的口头承诺能比的。 所以 2021 年哈桑总统一上台就赶紧转向,主动找中国修补关系。这回坦桑尼亚学乖了,把 99 年租约砍到 33 年,还争取到了战略设施的控股权,连协议里都加了 “争议快速解决机制”,生怕再把好事搞黄。 2025 年 10 月拿出来的 220 亿坦桑尼亚先令,按当天汇率算也就 899 万美元,跟当初的 100 亿比简直是零头里的零头,说白了就是递诚意的 “敲门砖”,用来搞定征地赔偿这些前期琐事。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一场现实的教训,坦桑尼亚以为靠向英日能捡着便宜,结果被空头支票晃了六年,错过了发展的快车道。 而中国这边早就用蒙内铁路、坦赞铁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既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又有能落地的技术,还不附加乱七八糟的条件。 现在巴加莫约港重启,规划里还是能拉来 700 多家企业入驻经济特区,将来连上标准轨铁路,货物运输效率能提一大截,这才是坦桑尼亚真正需要的发展助力。折腾一圈又回到原点,只能说早看清现实也不至于白白浪费六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