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封锁110家中企,涉及几乎全部领域,制裁远比美国猛烈!   麻烦看官老

官芊芊 2025-11-03 15:42:04

日本半导体封锁110家中企,涉及几乎全部领域,制裁远比美国猛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这事儿得从2025年9月说起。当时日本经济产业省扔出一份文件,直接把110家中国企业塞进了出口管制清单。这份名单长得吓人,从芯片设计到制造,从材料到设备,几乎把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一网打尽。   要说这次制裁的狠劲儿,那真是前所未有。比如华为和中芯国际这些老面孔自然跑不掉,连平时不太显山露水的配套企业也未能幸免。像安集科技这种做芯片抛光液的,高澜股份做冷却系统的,统统被划进了禁区。这就好比不仅要断你的主食,连油盐酱醋都要给你掐断。   日本这次出手比美国人还绝。他们搞了个“经济产业大臣单独许可”制度,意思是哪怕卖个螺丝钉给中国企业,都得经过东京那边点头。   更麻烦的是审批周期,动辄三到六个月,这在分秒必争的半导体行业简直要命。想象一下,工厂等着原料开工,订单等着交货,结果材料卡在海关半年,这生意还怎么做?   仔细看这份制裁清单,覆盖面之广令人咋舌。从7纳米先进制程芯片,到训练人工智能需要的高端芯片,再到光刻胶、硅晶圆这些基础材料,连光刻机的零配件都没放过。这就好比要把整条半导体产业链连根拔起,不仅不让种树,连土壤都要给你翻个底朝天。   日本企业自己也没捞着好处。东京电子这些设备商对华营收直线下滑,生产线上的工人眼看着订单减少。半导体行业本来就是全球化的产物,这么一搞,日本本土企业的财报也变得难看起来。就像两个连体婴儿非要强行分开,双方都得流血。   中国这边当然不会坐以待待毙。其实在日本人出手前一个月,也就是2025年8月,中国已经宣布对两种半导体关键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步棋下得很有讲究,选的都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离不开的材料。你卡我脖子,我断你粮道,这盘棋就这么你来我往地较上劲了。   这场博弈背后藏着更深层的东西。日本这次制裁不像临时起意,倒像是酝酿已久的组合拳。他们专门挑了9月18日这个敏感日期更新清单,其中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而且制裁范围之广、条款之细,明显是做足了功课,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可能突破点都考虑进去了。   受影响的企业现在日子确实不好过。比如长江存储正在攻关的3D NAND闪存,需要的特殊气体就在禁运名单上。中芯国际在扩产的28纳米成熟制程,虽然不在最先进的范畴,但生产线上用的部分耗材同样被卡了脖子。这就好比修条普通公路,突然连水泥沙子都不让买了。   不过事情总有另一面。日本这么干也把自己的企业逼到了墙角。索尼、铠侠这些日企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现在要它们突然切断与中国客户的联系,损失的可不只是眼前订单,更是未来的市场地位。就像要把长在一起的藤蔓硬生生扯开,受伤的不止一方。   这场半导体之争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以前全球产业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却要在技术上划清界限。有些中国企业开始加速国产替代,虽然短期阵痛难免,但长远看未必全是坏事。就像被迫学游泳的人,虽然呛了几口水,但终究要自己游过去。   现在回过头看,日本这次出手确实比美国更狠。美国人至少还留了些缝隙,日本人却几乎把门关死了。不过半导体这个行业太特殊,完全脱钩对谁都没好处。就像两个高手下棋,你把我的路都堵死了,这盘棋也就下不下去了。   未来会怎样还真不好说。中国在稀土和部分关键材料上仍有筹码,日本在设备和材料上的优势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替代的。这场较量可能会持续很久,期间会有企业倒下,也会有新星崛起。半导体这场大戏,2025年只是拉开了新的一幕。   说到底,科技本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现在却成了博弈的筹码。当芯片变成政治工具,受伤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而最终的结局,恐怕要很多年后才能见分晓。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官芊芊

官芊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