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日本双日株式会社宣布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重稀土原料镝、铽,原料会先运往马来西亚进行加工,再转运至日本。 双日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合资在马来西亚建有稀土分离厂,该厂于2021年投产,是日本重稀土的重要来源。 日本通过非东方大国渠道首次获得重稀土,这意味着日本获得了稀土供应链的“安全牌”。 双日还与国家战略投资机构日本产业投资机构(JIC)联合投资2亿澳元(约10亿元人民币)于韦尔德山矿,要求莱纳斯将65%的产量提供给日本。 日本汽车、家电等制造业是重要支柱,重稀土对电动车、机器人等高端产品至关重要。 2019年,日本从韩国进口的某种重稀土原料被美国扣留,这导致日本本田、日产、丰田等车企停产,直到当局出手从东方大国紧急采购。 这次日本重稀土原料进口管道多了一个新选择,但从澳洲到马来西亚再到日本的供应链在运输、关税等方面成本都不低,最终必然要让消费者买单。 买“安全”不如买“便宜”,这是全球资源博弈的缩影,也是日本历史教训的现实反映。 十几年前,面对东方大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日本当局一方面花重金收购在美的山地稀土矿,另一方面加大对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投资,希望获得多元化供应。 如今,莱纳斯成为日本重稀土第一大来源,这条供应链多花了钱未必能买来安全感。 在短期内,日本或许能缓解对东方大国的依赖,但从长期来看,这或是一个高风险的豪赌。 我觉得日本为了不被“卡脖子”,花大价钱从澳大利亚买重稀土,先运到马来西亚加工再运回日本,绕开中国。 看起来是拿到了“安全牌”,但成本高、环节多,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其实,真正的安全不是靠换个供应商,而是自己能造、能循环、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供应链安全,说到底还是要靠技术和产业硬实力,光靠“去中国化”,可能只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稀土出口限制 中美稀土之争 稀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