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真怕怕了,他说话嘴唇哆嗦,告诉岛上媒体,凡是跟中国大陆友好的国家他不去,香港他也不去。 重庆警方发布通缉令后,他第一时间跳出来回应,但说着不怕,表情却出卖了他。媒体问他怕不怕,他嘴上硬,话锋一转又说怕被以经济犯罪的名义抓回去。 这番说法倒也说明了一点,他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也知道大陆方面为什么找他。沈伯洋这回被重庆警方列为通缉对象,不是什么突发奇想。 大陆一向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底线从来都没变过。这次通缉是由重庆警方发布的,有人说是地方事务,但其实是对等原则在起作用。 岛内有人以所谓“境外势力渗透”为由,对大陆人员进行调查、限制,甚至通缉,那大陆这边也自然要有回应。重庆警方的介入,说白了就是地方对地方,逻辑上没毛病。 再看沈伯洋,他的身份也不是普通人。他是“境外势力调查小组”的负责人,这个小组在岛内可是个敏感单位,专门盯着跟大陆有关的人和事。 他多次对外释放不友善言论,还参与推动一些限制两岸交流的政策。这种背景之下,重庆警方发出通缉,完全不是空穴来风。 有意思的是,沈伯洋自己好像也明白这一点。他面对媒体的表现和措辞,完全不像一个“底气十足”的人。他说什么不去和大陆友好的国家,其实就是怕被引渡。 像是泰国、柬埔寨这些和大陆合作密切、司法互助活跃的国家,他自然是一个都不敢碰。更别说香港了,过去他可能还能大摇大摆地转机,现在连入境的勇气都没有。 嘴上说不怕,但行动上已经写满了“心虚”两个字。而且他提到“可能会被以经济犯罪为名抓我”,这句话信息量不小。他并不是担心“被诬陷”,而是担心“被依法处理”。 这就不像是一个无辜者的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个心里有数又不得不装作镇定的表现。他其实知道,自己这些年参与的活动,早就踩在了法律红线上。 大陆方面不是没有证据,只是时机未到,现在通缉出来,他才知道事情不是说说就能过去的。沈伯洋的处境,其实也反映了岛内某些政治人物在两岸问题上的困境。 他们往往口头上激进,操作上强硬,但一旦涉及到实际法律责任,态度就会立刻变软。他们既不敢真正断绝与大陆的联系,又常年在岛内制造对立情绪。 像沈伯洋这样的人,嘴上喊得凶,一旦真要担起责任,立刻就开始打退堂鼓。沈伯洋自己也清楚,他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国际的“学者”了,而是一个随时可能被落网的通缉对象。 他说不去香港,其实也不敢去澳门、不敢去新加坡,甚至连一些东南亚国家都得绕道走。这不是“自由选择”,而是“被动回避”。 大陆对外的司法合作机制越来越成熟,想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说到底,这件事不是沈伯洋一个人的事,而是两岸政治博弈的一部分。 岛内一些人总以为可以一边吃大陆的饭,一边砸大陆的锅,结果就是像他这样,一步步把自己送进尴尬的位置。嘴硬可以一时,法律不会放过那些违法之人。 他可以说怕也可以说不怕,但谁都看得出来,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哪天登机转机,结果在机场被请走。 参考资料: 沈伯洋在劫难逃!执迷顽固“台独”终遭法律铁拳 2025-10-30 17:20·中国台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