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军事专家推算,美俄一旦开战,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

文史啊旺 2025-10-31 19:52:54

国外军事专家推算,美俄一旦开战,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情况又会如何?我国防护专家钱七虎院士的回答的很干脆: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说起核大战的可怕,国外不少专家都做过推算,尤其是美俄之间要是真打起来,那后果简直没法想。2022年美国罗格斯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就直指,如果美俄全面核对抗,爆炸本身可能直接炸死几亿人,但更狠的是后续效应:城市大火冒出的黑烟直冲平流层,挡住阳光,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报告估算,全世界三分之二人口,也就是超过50亿人,会因为饥荒慢慢饿死。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基于气候模型和农业数据的严肃分析。想想看,北半球粮食主产区先遭殃,玉米、小麦全完蛋,发展中国家更扛不住,供应链一断,超市货架空荡荡的,社会秩序都得崩。专家们强调,这种“核冬天”不是短期事儿,可能持续几年,恢复起来遥遥无期。俄罗斯和美国手里核弹头加起来四千多枚,够把地球搅得天翻地覆。 这推算听着渗人,但现实中,美俄剑拔弩张的日子也不是头一回了,冷战时就这么走过来。现在轮到中美关系,大家伙儿难免多想两眼:要是中美卷入冲突,尤其是台海方向,那中国能扛住吗?先别急着下结论,得看事实。国际上,美智库兰德公司最近的报告就模拟过台海潜在冲突,假设美军介入,双方损失惨重:几万人阵亡,上百艘舰艇沉底,经济倒退几十年。但报告也承认,中国在本土作战有地缘优势,反介入能力越来越强。解放军火箭军和海军的导弹系统,能从陆基和海基同时覆盖西太平洋,补给线短,反应快。美国那边,航母编队虽牛,但得跨洋而来,补给依赖盟友基地,风险不小。更何况,中国这些年军改力度大,联合作战体系成型,情报侦察、电磁压制、精确打击一气呵成。台湾地区防务部自己的评估也承认,面对大陆的火力密度,防御节点容易被孤立。简单说,中美打起来,不会像美俄那样全球核冬天那么夸张,但局部高强度对抗,中国本土防御有底子,不至于被动挨打。 这时候,钱七虎院士的话就特别有分量。他是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防护工程领域的开山鼻祖,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扎根这个行当,一干就是一辈子。钱七虎1937年生于江苏,早年家境清苦,新中国成立后靠助学金读完书,1950年代末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专攻防护结构。1961年,他作为首批人才去苏联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四年学成归来,正赶上中国原子弹试验。他亲眼见识核爆威力,对苏联老一套的厚混凝土堆砌法不满意,觉得太笨重成本高,就开始搞本土创新。回国后,他领衔团队,引进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里预拉钢绞线,抵消冲击波。1975年罗布泊氢弹试验,这技术大放光彩,一扇防护门变形才3毫米,内部设备完好无损。这事儿奠定了中国核防护基础,从飞机洞库到指挥中心,全靠它顶住。 钱七虎的贡献不止这儿。他创建了防护工程学科,制定首部人防标准,还建起人才培养体系。进入21世纪,核武器升级,他又推深地下防护方向,研究岩石力学和抗钻地弹效应。美军2003年伊拉克战争用GBU-28钻地弹,穿透30米混凝土,全球专家都傻眼。钱七虎团队没闲着,搞出“梯度强韧化”结构,多层钢纤维混凝土叠加,韧性拉满。2016年实弹测试,模拟先进钻地弹,侵彻深度从60米砍到9.3米,吸收能量超94%。这叫“地盾2.0”,直接护住了战略设施。钱院士强调,防护不是死磕硬扛,得综合起来,包括材料科学、结构力学和战略预判。中国这套体系,从浅层墙体到深埋工事,层层递进,敌人想穿透,门儿都没有。 中国防御手段真不是一套。钱七虎在2022年央视《面对面》采访中直言,今天的中国有底气说,我们防得住敌人的任何打击,包括核打击,而且手段不止一套。啥意思?就是多层纵深防护:第一层是结构硬防,像预应力和梯度墙,顶住爆炸和穿透;第二层是空中拦截,2010年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成功,红旗-19导弹射高600公里,速度17马赫,240秒内击落来袭弹。这套系统让敌方导弹还没落地就灰飞烟灭。第三层是生存保障,全国战略粮储够14亿人吃一年半,地下工程深60米,能容10万人自持三年,水电循环,空气过滤,全方位。钱七虎视察这些项目时,总说防护得打不穿、打不着,还得打不垮。粮食和地下城,就是后手,核冬天来了,中国不慌。 当然,防御不是光靠盾牌,还得有剑。中国坚持积极防御战略,不打第一枪,但反击能力实打实。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上万公里,机动部署;巨浪-3潜射导弹,从海底随时回应。核力量三合一,陆海空覆盖,确保威慑平衡。国际上,美国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报告》每年都得承认,中国高超音速武器、轰炸机研发飞跃,有些领域已并驾齐驱。台海、南海这些热点,中国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强,导弹网织密,电子战干扰信号,情报卫星实时盯梢。美军想插手,得掂量补给线被切的风险。兰德报告也说,双方克制是关键,避免直接威胁对方本土生存。

0 阅读:0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