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又出来大放厥词了! 这次他说“很多东方大国的人认为他们能打赢与美国的战争,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让他们无法赢”! 这话传开之后,网络上出现很多争论,过去美国人谈论战争,总是提到航母和导弹这些武器,这次却直接针对普通人的想法,把打仗这件事联系到人们是否相信自己能赢这个层面。 他说的赢,带着老派想法,美国人觉得要把对手彻底打垮才算赢,可东方大国这些年发展装备,目标不是击沉美军航母,而是让美国军舰没法靠近家门口,他们靠的是反舰导弹、新型驱逐舰、两栖攻击舰这些手段配合起来,这种打法不求消灭对方,只要让对方不敢过来,就算达到目标,说白了,这不是为了自己赢,只是不让别人赢。 自2015年起,中国海军陆续装备了新型舰艇,包括055型驱逐舰和076型两栖攻击舰,国产化水平也逐步提升,美国海军虽然拥有十一艘航空母舰,但远洋行动成本高昂,后勤保障存在压力,在近海区域执行任务时越发显得吃力,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海域多次举行军事演习,这类行动并非旨在挑起冲突,而是为了减少误判风险,防止意外摩擦,运用技术手段来缓和紧张局势,比单纯口头表态更为切实可行,鲁比奥的言论反而显得与当前态势脱节。 他把普通人在网上说的话,当成国家的战略意图,这其实是在偷换概念,中国老百姓聊战争话题,很多时候是出于历史情绪,或者刷短视频时随口发的感慨,实际上很少有人真觉得应该打仗,再看看美国那边,军方内部报告天天都在计算台海冲突要花掉多少钱,也没见哪个美国政客站出来责怪美国老百姓太想赢,这种双标做法,说到底还是认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定义什么叫赢。 今年是中美建交第四十六年,也正处在咱们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中期阶段,这个月初国防部刚刚再次表明立场,说中国不追求霸权、也不谋求称霸,可美国那边的《2025国防授权法案》里,还是把中国称作唯一有能力改变国际秩序的对手,两边政策方向走不到一块儿去,中国这边想稳住局面,美国那边却还想继续施压,这么一来,两边说话就越说越拧着了。 这事让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的日俄战争,日本打赢了那场仗,西方世界却不愿承认日本成为帝国,最终日本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变得强大起来,美国又指责日本搞不公平竞争,用各种方法打压日本,如今关于“赢”的标准又被拿出来争论,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新兴力量想自己制定规则,老牌强国却不肯放手,这不只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话语权的争夺战,我总认为,谁有能力让别人不敢靠近,谁就掌握了“赢”的解释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