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已经与特朗普电话沟通过,一致认为中国不能够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迫使俄罗斯做出结束战争的举动。 这一表态将拖延七年之久的中国驻英使馆新建项目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随即于同日回应,对英方一再推迟审批时限表示“强烈不满”,并指出英方不应“挑事生非”。 斯塔默说这番话时,特意强调这是和特朗普沟通后的一致立场,字里行间透着要和美国阵营保持同步的意味。就在这之前没多久,英国刚把 11 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理由是这些企业 “间接帮助俄罗斯获取物资”,哪怕拿不出确凿证据,也还是硬把制裁落地了。 更有意思的是,斯塔默在提停购俄油的同时,还扯出了中国驻英新使馆的建设问题,说英国 “不会被中国左右”,要按所谓 “正常程序” 处理,可这个 2018 年就启动的项目,早过了技术审查,却被以各种理由拖了七年,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把不同议题绑在一起打政治牌。 但中国这边的行动,显然没跟着他们的剧本走。中国海关总署刚公布的 9 月数据显示,当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达到 828.7 万吨,环比还涨了 4.3%,俄罗斯依旧稳稳坐在中国原油进口榜首的位置。 这可不是故意对着干,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考量。中俄早就建好了成熟的跨境油气管道网络,比如东线天然气管道,能保证能源运输不受外部干扰,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太重要了。 而且俄罗斯原油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水平低不少,在全球能源价格波动的当下,选更划算的供应源,本就是企业自主的市场行为。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布局了能源供应多元化,根本不是只依赖俄罗斯。9 月从印尼进口的原油量同比暴涨 73 倍,从巴西的进口量更是飙升 156%,通过拓宽渠道分散了供应风险。这种灵活的策略,让所谓 “停购俄油施压” 的说法从根上就站不住脚。 面对英美的要求,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直接回应,指出中俄正常能源贸易符合国际法与世贸规则,英方无权干涉,商务部也明确表示这种单边胁迫行径会冲击全球供应链,中方坚决反对,若权益受损必将反制。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边的态度其实已经悄悄松动了。就在斯塔默表态前几天,他还明确说不打算因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加征关税,理由是 “希望保持对华关系友好”。 要知道,他之前还因为印度买俄油威胁加征 25% 的惩罚性关税,如今对中国改了口风,显然是权衡了利弊。毕竟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单边施压不仅没用,反而可能反噬自身利益,美国财政部长之前拉拢日本一起施压,也没得到想要的结果。 斯塔默政府大概也清楚其中的矛盾,一边想跟着美国对华强硬,一边又不愿彻底破坏和中国的经济联系,这种骑墙姿态让政策显得格外拧巴。 要知道以前伦敦还被称作 “俄罗斯资本的避风港”,如今却要求中国停购俄油,双重标准实在明显。而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数据也没受太大影响,中国持续稳定的采购,加上其他市场的补充,让西方的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作共赢才是国际关系的主旋律。那些试图靠挑衅、对抗、“刷人设”来巩固国内政治利益的做法,终究是饮鸩止渴。英国要想真正走出困局,靠的不是嘴硬,而是尊重事实、尊重合作、尊重伙伴。 说到底,能源贸易从来不是能随便用来政治施压的工具,它背后连着市场规律、国家利益和全球供应链稳定。斯塔默和特朗普的共识听起来强硬,但面对现实中的经济逻辑和中国的自主选择,终究显得力不从心。 信源: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