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了! 10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

史之春 2025-10-30 23:47:00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了! 10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正式发布2025年第802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钛白粉)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未来五年内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每吨1148.72至1267.74美元的反倾销税。   要说巴西为啥非要这么做,根子还得从当地一家叫Tronox的钛白粉企业说起。这家公司在巴西有个年产6万吨的工厂,自己还有矿山能供原料,比别家外购原料的厂子每吨能省300美元成本,按说日子过得不差。   可偏偏这几年中国钛白粉在巴西卖得越来越好,2022年还只占七成市场,到2023年直接涨到了八成,几乎垄断了当地进口市场。更让他们着急的是价格差太大,中国货出口到巴西每吨才2300多美元,可巴西本地同类产品得卖到3900美元上下,算下来中国货便宜了六成多,这差距搁谁身上都坐不住。   Tronox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抢走,于是先跳出来告了一状,说中国产品在搞“倾销”,把价格压得太低。其实巴西本土的钛白粉产能本来就不够,每年得进口12.5万吨左右才能满足需求,中国货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但对本土企业来说,哪怕自己产能不足,也不想眼睁睁看着外来的便宜货抢生意,毕竟订单少了,工厂开工率、工人工资都受影响。他们一申诉,巴西政府就得掂量掂量——本土企业是自己人,养活的是本地工人,真要是垮了,就业和税收都得受牵连,所以顺着企业的诉求启动调查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巴西政府的小算盘,这里面还有点“跟风”的意思。你看,欧盟2025年初刚对中国钛白粉征了反倾销税,印度紧跟着也出台了类似政策,连欧亚经济联盟都凑热闹搞了价格承诺那一套。   在国际贸易里,这种“羊群效应”挺常见,要是别的国家都对某类产品征税,自己不跟着做,好像就亏了似的。而且巴西这几年经济不算太景气,对本土产业的保护欲本来就强,看到其他国家通过反倾销“保护”了自己的企业,自然也想试试这招。   更关键的是,反倾销这招对发起方来说,短期看着特划算。就像Tronox,刚提出调查申请,下游企业就怕以后涨价,赶紧提前备货,结果这家公司一季度销量就涨了18%,工厂开工率也从七成提到了八成,业绩眼看着往上走。   巴西政府肯定也看到了这一点,觉得征收反倾销税能让本土企业快速回血,既能稳住产业,又能给老百姓一种“政府在保护大家利益”的感觉,一举两得。   他们大概没仔细想过长远——巴西的涂料厂、塑料厂这些下游企业,之前一直靠便宜的中国钛白粉压低成本,现在加了税,中国货价格涨得快翻倍了,这些厂子要么就得自己扛成本,要么就只能把涨价转嫁给消费者,最后还是普通老百姓买单。   还有个隐形原因,就是中国钛白粉的竞争力实在太强了。这些年咱们的生产技术越来越好,成本控制得也到位,不光是巴西,全球好多国家都爱买中国的钛白粉。   但竞争力强就容易遭人眼红,尤其是那些本土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国家,拿“反倾销”当挡箭牌最方便。他们不说自己的产品性价比不如人,反而怪中国货卖得太便宜,其实就是想靠加税把中国货的价格抬上去,让本土产品能多卖点。   不过话说回来,巴西这波操作也不是完全没顾虑。他们知道自己离不开钛白粉进口,中国货占了八成份额,真把中国企业逼走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这么稳定的供货商。所以你看裁定结果里,积极应诉的中国企业税率就低一些,没应诉的才给高税率,这其实是留了个后手——既“保护”了本土企业,又没彻底断了自己的原料来源。   说到底,巴西这么做,本质上就是本土企业为了抢市场挑了头,政府又想借着保护产业稳经济、拉民心,再加上国际上有不少先例可以参照,几股力量凑到一起,就有了这道反倾销税的裁定。   只是他们可能没算明白,靠加税挡住外来竞争,短期能让本土企业喘口气,但时间长了,没有了竞争压力,本土企业反而容易失去创新的动力,最后整个产业链可能变得又贵又落后。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真本事,靠“堵”不如靠“赶”,要是本土企业能把产品做得又好又便宜,哪儿还用得着靠政府征税来护着呀。   信息源:巴西对华二氧化钛作出反倾销终裁——界面快讯

0 阅读:35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