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掉队顺序,还挺准的! 先掉队的第一批孩子,就是英语差的孩子。高中不管你选什么科,语数英都是要考的,而且没有赋分,总分450分,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三大主科里面,英语又是最简单的,如果英语不好,那你语文和数学再厉害,在总分上面也很难形成竞争优势。 很多高一孩子刚开学,都觉得英语“不用费劲儿”。毕竟初中考个110、120很常见,到了高中第一次月考,凭着老底子也能混个100出头,就以为这科“随便学都能过”。 家住河南郑州的张昊就是这样,去年刚上高一,第一次英语考了118,回家跟妈妈说“这科不用管,把时间留给数学就行”。 从那以后,他英语课要么趴着睡觉,要么偷偷刷数学题,单词表半个月没翻过,作业全靠抄同桌的,连老师布置的课文背诵都找借口躲过去。 谁知道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张昊的英语直接掉到76分。拿到成绩单那天,他盯着卷子上密密麻麻的红叉手都发颤——完形填空20道错了14道,阅读理解连题干里的“implication”都不认识,作文只写了60个词就卡壳,最后被老师批“连初中水平都不如”。 他想补,可翻开课本才发现,高二的语法早就不是初中那点简单句,定语从句嵌套、非谓语动词用法,听老师讲像听“天书”;积累本上记的单词,今天背明天忘,连着背了三天还是记不住“phenomenon”的拼写。 英语这科最“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看“顿悟”,只看“积累”。数学今天听不懂函数,明天找老师补两节课可能就通了;语文作文写不好,多背几篇范文也能提分。 可英语不行,单词一天不背就会忘,语法一天不练就会生,你欠的每一笔“账”,都会在考试里清清楚楚算回来。 张昊后来每天花两小时背单词,可前面忘的太多,刚记住“ambition”,又忘了“abandon”,半个月下来,成绩只涨了8分。他跟妈妈说“早知道当初不偷懒了”,可时间已经追不回来了。 更关键的是,英语不赋分,一分就是实打实的差距。张昊班里有个男生,数学能考140,语文120,可英语常年在80分徘徊,总分也就340;另一个女生数学120,语文110,英语125,总分直接355,排名比男生往前靠了20多名。 班主任在家长会算过一笔账:英语从80提到110,相当于多拿30分,这30分能让一个学生在全省排名里往前挪好几千名,比你在数学上拼命多考10分容易多了,可偏偏很多孩子就是看不到这点。 有人说“我选理科,英语差没关系”,这话错得离谱。不管你选物化生还是史地政,语数英都是必考科目,没有任何逃避的余地。 而且理科生往往更容易栽在英语上——他们总觉得“理科靠逻辑,英语靠死记硬背,没意思”,把时间全堆在数理化上,等到发现英语拖后腿时,已经赶不上了。 河北衡水的一位英语老师就说,每年高三班里补英语的,80%都是理科生,他们拿着高一的课本问“老师,这个语法怎么用”,可高考只剩半年,再怎么补也难补回三年的漏洞。 还有家长觉得“孩子英语差是没天赋”,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高中英语考的都是基础:3500个考纲单词、16种基础语法、常见的写作模板,只要每天花40分钟背单词、练语法、读一篇阅读,坚持半年,成绩绝对能从80提到110。 张昊妈妈后来给孩子找了个一对一老师,老师让他每天背20个单词、做一篇完形、翻译三个句子,刚开始孩子觉得累,坚持了两个月,期末英语考到98分,虽然不算高,但至少不再拖后腿。 那些最早因为英语掉队的孩子,不是输在“难”,而是输在“轻视”。他们以为初中的基础能撑三年,以为“简单”就不用花时间,等到高二难度上来,才发现自己早就被甩在了后面。 要知道,高中语数英里,英语是唯一一门“只要肯花时间,就一定能提分”的科目,也是最不该成为“绊脚石”的科目。 英语从来不是“拉分的利器”,却是“掉队的陷阱”。它不会像数学那样让你一下子跌很多分,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的总分一点点拉下来,等你反应过来时,想追都难。 与其等到高二、高三再着急,不如从高一开始就把单词背扎实、把语法学明白,别让最简单的科目,成了自己最拖后腿的短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扯淡,先掉队的绝对是数学差的。英语差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数学差那是真的差。另外,高考数学140以上,英语零分也有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