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盯上安世曼彻斯特晶圆工厂,就像饿狼盯上肥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当地时间10月26日,英国政客呼吁“强制剥离”该工厂,此前还让安世剥离纽波特厂股权。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芯片市场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其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是众多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此次英国盯上的曼彻斯特晶圆工厂,和德国汉堡厂一年能产130万片8英寸晶圆,年产芯片上千亿颗,产能十分可观。英国这一举动,无疑是想从安世半导体手中夺走一块“大蛋糕”。 英国此前也有过类似针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案例。曾经,在面对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外资企业时,英国政府以各种理由进行干预,试图保护本国产业或者满足某些政治目的。此次针对安世半导体,或许也是其一贯政策的延续。他们打着“风险”“安全威胁”的幌子,实则是想遏制中国企业在芯片领域的发展。 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在这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荷兰、英国就像跟班一样,紧紧跟随美国的步伐。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联合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下黑手。 除了英国此次的行为,美国“芯片联盟”中其他成员国也有不少小动作。有的国家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有的则在技术合作上设置障碍。 英国国内产业界对此事看法不一。一部分传统产业势力支持政府的做法,他们担心中国企业在英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会冲击本国产业。 然而,一些新兴科技企业和有前瞻性的产业人士则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与中国企业合作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促进英国芯片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分歧也反映出英国国内在产业政策上的矛盾。 中国企业在国际芯片市场面临着诸多普遍困境。除了英国此次的刁难,还面临着技术封锁、贸易壁垒等问题。但中国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另一方面拓展多元化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我看来,英国此次行为是短视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主流。英国这种遏制中国企业的做法,不仅会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也会破坏全球芯片产业的生态。 未来,这件事可能会有两种走向。一是英国在各方压力下,收回不当决定,与中国企业重新寻求合作;二是英国一意孤行,导致中英在芯片领域的合作陷入僵局,而英国自身芯片产业也可能因失去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机会而发展受阻。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