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变法人,权力重新分,谁来管村事? 2025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能工智人 2025-10-29 22:45:42

村委变法人,权力重新分,谁来管村事? 2025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可不是小改小调,是农村治理的大变动,以前村委会算自治组织,现在成了法人,能签合同、开账户、办民事的事,主任就是法定代表人,但不能做担保,这样村里就能直接跟项目方、公益组织、信托基金打交道,不用再让乡镇政府替他们管着了。 以前选村干部,得是本村生出来的人,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在村里干满一年,哪怕户口不在这儿,也能参选,这是给回乡的年轻人、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留的门儿,但也有硬规矩,得拥护党的领导,不能有犯罪记录,不能沾黑沾恶,也不能信宗教或者搞邪教,选人标准 tighter 了,但能选的人也多了。 党组织在这次修法里成了关键角色,像土地规划、补贴发放、集体资金怎么花这些大事,都得先由村党组织开个会讨论过,再拿去给村民大会表决,村支书可以同时当村委会主任,两委的人也能互相兼任,这不是要党替大伙儿做主,而是把党纪的审查环节变成规矩,免得村民大会一时冲动拍板出错。 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开一次,重大事情得投票决定,但投票之前得先让党组织过一遍,这样就形成了新规矩,党组织把方向,村民定具体办法,两边互相盯着,谁也不能独断,村委会里必须有妇女,近亲属不能一块儿当干部,为的就是堵住夫妻档、兄弟帮的漏洞,别让家族势力管得太死。 法律还加了点新内容,比如设了“人居环境”和“老年人儿童工作”两个专门小组,专门管农村老人多、年轻人走光这些事,很多村子没集体经济组织,现在村委会能替它干活,多民族的村子还得特别注意把大伙儿团结起来,跟国家在民族地区搞乡村振兴的步子踩一块儿,头一回写进“表彰奖励”这条,干得实在就给点好处,干得不好也没人说好话,好让村干部真上心干活。 还有一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到,委托投票的规矩改了,外出打工的可以写个条子让别人代投,但一个人最多只能替三个投,候选人自己不能收委托,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三成八的农村人在外打工,回不去村子里投票,还有,村民小组现在能自己说了算,集体资产怎么用他们自己定,这是给分组经营的试点留了个口子。 这次修法是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不是地方试点,是全国一块儿往上改,法律一公布就生效,没留缓冲期,从2025年10月29号起,所有村子都得按新规矩来,有人觉得太快了,有人觉得早就该这么改,但不管怎样,村委会再不是过去那个松散的班子了,它现在有了法律上的名分,清楚的权限,能管能查的监督,还有明确的责任范围。 村里的事,以后不再光是村民自己说了算,也不只是干部一拍脑袋就定,得党组织把个关,村民一起商量,妇女也得有说话的地儿,外来的人能上台,出去打工的也能投上一票,这种变化会带来啥结果,谁也说不准,但有一样是明摆着的,村里的权力,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了。

0 阅读:84
能工智人

能工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