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坛又爆丑闻,88岁议员或已痴呆,坚持不退休,为民主党占位? 88岁还在任上的华盛顿特区无表决权代表埃莉诺・霍姆斯・诺顿,家里来了几个自称修空调的人,走了一圈拿走四千多美元,警察做了内部报告,留了一个判断,疑似早期痴呆症,这一行字被看见,外面开始议论,她的年龄,她的状态,她还要继续竞选,选区的事她还能抓住不,国会里那一票的象征她还能扛住不。 她的职位不投票,名义上是代表,实际是面孔,华盛顿特区这么多年谁出面喊话要州地位要投票权,基本就是她,从1991年进来一直在讲这个题,资历摆在那,三十多年不容易,她身边同事说话也直,她有时走神,有时认不出人,开会不太去,工作节奏跟过去不一样,选区要人盯案子要人跑流程,这样的状态坐在那个椅子上,外界就会把能力这件事拎出来问。 国会席位很敏感,一张椅子就是法案的一层关口,党派现在拼得紧,老成员不退,位置就稳着,台上看到有人推着轮椅进场投票,媒体写过有人在病床上还要发言,也有人说很多细活其实是幕僚在做,流程不断,人还在位,数字不动,这样维持着局面。 诺顿这次被写进报告,像一面镜子,团队清楚她年纪大了,身体和注意力都在变化,退不退,牵着的是党内安排,是谁来接,是初选要怎么开,是席位能不能保,她说资历很重要,不会让位,这话不绕,资历是资产,位置也是资产,对党来说是稳定信号。 镜头拉远,美国政治舞台上,年龄是常被提到的标签,拜登公开场合有过摔倒和忘词的画面,特朗普现在78岁,麦康奈尔有过当场停住不说话的片段,电视都播过,大家都看,公众在看的是状态,不是过去的履历,岗位涉及预算,涉及军事授权,涉及很多制度的细节,拿到话筒的人需要当天能把事做完。 问题落到一个点,不是年龄,是能不能下,是机制让不会下,很多时候人脉在,资历在,党内位置固定,谁去碰都要掂量,换人牵一串流程,重组团队,选民要重新认识一个名字,一来一回就拖着,很多部门希望不要折腾,诺顿说资历很重要,这种话在体制里听上去很熟,像一张工作证一直有效。 诈骗把她的钱拿走,这是私人层面,警察留了判断,这是执法层面,她要在国会做投票前的表达,要进委员会讨论,要审预算的条目,要看授权的细则,这是公共层面,三层叠在一起,外界关心的不只是她的生活安全,还有她做公共决策时的状态是否稳定,流程是否有人补位,风险是否有预案。 政坛是不是养老院,这个比喻外面常说,今天不拿比喻,拿实际操作,岗位需要谁能把文件看完,把条款讲清,把选区的诉求捋直,把党内的安排对齐,能干就上,不能就换,不靠熬,靠当下的能力和节奏,平台要的是运行顺畅,选民要的是问题解决。 这事提醒大家,制度要有体检,有退出,有替补,有透明,老将还在阵上不稀奇,关键是每一天是否保持可用状态,是否有团队托底,是否有清晰的交接路径,别把一张椅子变成最后的屏障,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把位置看成工作,不是纪念牌。 政治是服务,席位是工具,选区要结果,国家要运转,年龄只是信息,不是决定,面对镜头和话筒的人,最好是能把当天的任务做完,把下一步的安排说清,把接班梯队养出来,把选民的期待对上,诺顿的故事在这张大图里是一块拼片,让人看到哪里需要修,哪里需要补,路怎么走,更稳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