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真的憋不住“破防了”!他无奈表示:“现在全中国几乎所有的造车

探史官 2025-10-28 17:19:25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真的憋不住“破防了”!他无奈表示:“现在全中国几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在挖吉利的人才,所以他们造车的人才宝库在吉利这儿,都是从吉利挖过去的,没有吉利培养这么多人才,他们是造不出车的”。 这话听着带气,却不是空口抱怨。前人民大学教授储殷就直接点破,小米当年把吉利研究院几乎“一锅端”,原院长胡峥楠带着二十多个技术骨干跳槽顺为资本,这事儿在行业里早不是秘密。 新势力们挖人有多狠?不是挑着捡着挖,而是成建制地薅羊毛。毕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当口,发动机、变速箱的老手艺不吃香了,电池、智驾领域的人才缺口暴增200%,现成的熟手远比从头培养来得快。 吉利能成为“人才宝库”,根本不是撞大运。李书福闷头做了近30年教育,产业基地建到哪儿,学校就开到哪儿,“左厂右校”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练真手艺。这些年砸在教育上的钱超百亿,建了七所高校,光毕业生就养出20多万,80%都流进了汽车行业。 最关键的是培养体系够扎实。吉利和上下游企业开放300多种职业岗位,把真实生产案例编进教材,连实验室都照着工厂生产线复刻。毕业生一进吉利就是三星员工起点,这种“即插即用”的人才,新势力怎能不动心? 但话说回来,李书福的委屈里藏着底气。即便被挖走不少人,吉利照样能整合极氪智驾、研究院团队,凑出近3000人的研发队伍撑起千里科技,还引得奔驰砸13.4亿入股。这背后正是“产教融合”的底子够厚,人才梯队补得上。 行业“内卷”早就把人才战烧得白热化,2024年超50家车企换高管,2025年人事变动潮还在延续。新势力靠挖人搭起架子没问题,可真要长久发展,总不能一直靠“吸血”别人的培养成果。 吉利的人才流失,本质是行业转型期的必然阵痛。但李书福敢说“没有吉利造不出车”,恰恰证明中国汽车工业的人才根基,是靠这样肯长期投入的企业扎下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探史官

探史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