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斯霍夫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因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中资企业,被各路媒体围堵,场面急转直下。 他嘴里还在重复那句“不是针对中国”,现场气氛紧张,很多记者嗅出不对劲。他还说是因为安世CEO管理不善,这个解释放在西方国家身上,有点滑稽吧?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去年营收刚飙到147亿元,给荷兰国库缴了1.3亿欧元税收。 而且,作为全球第三大车规级芯片厂商,从2015年到2024年,它的营收从10.3亿美元一路涨到近百亿人民币,EBIT更是年年稳步增长,这样的业绩要是算“管理不善”,恐怕欧洲一半企业的高管都得卷铺盖走人。 更经不起推敲的是“不针对中国”的说辞,既然安世业绩亮眼,那突然动手的理由总不能凭空捏造吧?荷兰鹿特丹法庭的文件里明明白白写着,干预是为了防止技术外流,可安世这棵摇钱树本就是中资合法收购的资产,2020年闻泰科技花340亿拿下它时,荷兰政府可是全程绿灯,没提过半个“不安全”;如今突然变脸,刚好赶在美国2024年把闻泰列进实体清单之后,这配合度未免也太高了点,说没提前串通谁信? 说起来荷兰这次的“接管”操作也够糙的,完全没有体面,9月30日经济事务部突然下冻结令,一口气锁了安世全球30个据点的资产,理由牵强地扯到“供应链安全”;10月7日鹿特丹法庭更夸张,7天就出了判决,直接暂停中方老板张学政的职务,派荷兰人当临时董事,连闻泰持有的99%股份都给托管了。 这效率高得反常,倒像是早把剧本编好了,以前荷兰总说自己最讲产权保护,现在对合法收购的企业动粗,跟强取豪夺也差不了多少,难怪记者们会追着斯霍夫不放。 最搞笑的是,这波操作先坑惨了欧洲盟友,把欧盟团结的口号戳得稀烂,安世的芯片可不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每辆汽车里最多能装500枚,从车灯到刹车系统都离不了;欧洲86%的制造业龙头、95%的机械厂商,甚至100%的航空航天企业都靠它供货。 结果管控一出,宝马单月损失超10亿欧元,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直接砍了30%产能,16家车企联名发了停产预警,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嘴上说“干得明智”,背地里却连夜开危机会议,派官员往中、荷、美三国跑,这脸打得又响又脆,芯片专家马丁·盖斯勒早说了,换供应商光认证就得几个月,欧洲工厂根本撑不住,荷兰这就是把盟友往火坑里推。 所以,矛盾越积越多,等到布鲁塞尔欧盟峰会,斯霍夫被媒体围堵就成了必然,本来峰会议题是乌克兰援助和气候变化,结果安世这事直接抢了焦点,记者一上来就问“是不是很愚蠢”,把他问得脸色发白,嘴里翻来覆去还是那套“不是针对中国”的老话。 欧盟也赶紧出来打圆场,外交官忙澄清“没考虑用反制工具”,毕竟谁都清楚,欧洲半导体自主率还不足30%,安世10%的全球市场份额根本没法替代;荷兰2024年对华出口额占总出口的15%以上,安世七成原材料来自中国供应商,这哪是管控别人,分明是给自己下套。 说到底,这事就是荷兰被美国绑上战车后的一场闹剧,为了讨好盟友,拿自家营商环境招牌和欧洲产业命脉当筹码,结果美国没给半分实际好处,全球供应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国有稀土和生产能力,欧洲有市场和技术,荷兰硬要插进地缘政治的楔子,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今想靠一句“不是针对中国”蒙混过关,恐怕连自家记者都糊弄不了,毕竟真金白银的损失和破碎的信任,可不是几句轻飘飘的辩解就能补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