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再选择心善!”10月25日凌晨,乌克兰全境都被导弹划破夜空,这场轰炸的强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而最关键的变化是,俄军这次用上了从没在实战中亮相过的新式弹道导弹,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这么长时间以来,乌克兰的那些军工工厂一直在给前线部队造装备、修武器,而能源设施则是维持这些工厂运转的“生命线”。 而随着局势推进,俄军慢慢把打击重点放到了这些“幕后支撑”上——只有敲掉这些关键节点,才能真正削弱乌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据多家国际媒体从现场目击者和乌方应急部门那儿得到的消息,10月25日凌晨3点刚过,基辅市突然传来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少居民被睡梦中的巨响惊醒,纷纷跑到窗边查看,只见天空被火光染红,而爆炸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基辅无线电厂和基辅6号热电厂。 这次俄军用来打击的,据信是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这款新式导弹比之前的型号飞得更远、打得更准,专门用来对付重要目标。 目击者说,导弹落地后瞬间就燃起了大火,滚滚黑烟直冲云霄,好几公里外都能看见。 基辅无线电厂的主体生产车间被导弹直接命中,屋顶当场塌了一大片,里面的机器设备也被炸得面目全非;6号热电厂的锅炉区和输电线路同样遭了重创,直接导致基辅市区好几个片区的电力供应中断,部分区域连供暖也受到了影响。 乌方能源部门随后证实,这两座设施被炸毁后,不仅当地居民生活受波及,更严重的是,乌军军工生产的能源供应和电子元件制造一下子没了保障,前线装备的补给肯定会跟着出问题。 其实不只是基辅,乌克兰其他好几个州也都检测到了导弹袭击的痕迹,但论受损程度,还是基辅这两处设施最严重。 俄军这次用的是高精度打击手段,特意避开了居民区,所以没有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就是冲着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来的。这种“打蛇打七寸”的思路,就是要从根本上切断乌军的后勤和生产链条。 而从战略层面来看,俄军这次行动的意图很清晰:通过摧毁乌军的军工生产能力和能源保障体系,让前线部队没法及时拿到装备和补给,从而削弱他们的作战潜力。 同时,这也被看作是对乌方近期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回应。目前国际社会对这事的看法不太一样,有些国家呼吁双方都要保持克制,别让局势变得更紧张。 不过俄方暂时还没就这次具体的打击行动发表官方声明,但从他们最近的军事部署来看,接下来很可能还会继续针对这类关键基础设施采取行动,毕竟这种打击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接击中乌军的“软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