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

烟雨评社 2025-10-27 11:51:52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在3.2万亿美元左右,其中的1万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的国债,也就是相当于借给了美国1万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还要从中国借钱呢。 首先得说清楚,这张 “欠条” 到底是什么。美国欠中国的钱,主要是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本质就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到期得还本付息,跟个人打欠条是一个道理。 但现在美国的债务状况早就不是 “手头紧” 那么简单了,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债务已经飙升到 37 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规模,想一次性拿出钱还债根本不现实。 而中国手里的 “欠条” 也不是小数目,虽然从 2022 年就开始减持,到 2025 年累计减持了 573 亿美元,仅 2025 年 7 月就减持 257 亿美元,创下近十年新低,但依然持有大量美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债权凭证”。 中国为啥要把 “欠条” 卖掉?核心还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美国债务高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又经常变动,一会儿宽松一会儿加息,导致美债价格波动很大,要是一直攥在手里,万一出现违约风险或者美元贬值,损失可不小。 而且 “让美国还钱” 本身就不现实,美国政府的收入主要靠税收和发新债,每年光是还旧债利息就得花几千亿美元,根本没多余的钱偿还本金。 与其拿着一张 “难兑现的欠条”,不如换成现金或者更稳妥的资产,这也是中国从 2022 年就持续减持美债的原因,2025 年的大幅抛售更是释放了明确的调整信号。 更关键的是 “卖给谁” 和 “怎么卖”。中国选择的买家,大多是那些本身就欠美国钱的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一些拉美和东南亚国家,他们可能因为进口美国设备、接受美国援助等原因,欠了美国政府或企业不少债务。 这些国家手里美元储备不多,但和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手里握着不少人民币 —— 毕竟现在中国是很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结算在双边贸易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于是中国和这些国家达成交易,他们用人民币买下中国手里的美债,中国收回人民币,既盘活了资产,又推动了人民币的使用。 最巧妙的一步,就是 “拿欠条抵债务”。这些国家买下美债后,就成了美国的 “债权人”,而他们本身又是美国的 “债务人”,两边一冲抵,债务关系就理顺了。 比如某个国家欠美国 10 亿美元,又用 8 亿人民币买下中国手里 10 亿美元面值的美债,直接拿着这 10 亿美元美债去跟美国说 “咱俩债务抵消”,美国也没法拒绝 —— 毕竟美债是自己发行的合法债权凭证,只要到期,不管谁拿着都得认账。 这样一来,这个国家不用花美元就能还债,中国收回了人民币,只有美国夹在中间,相当于 “欠的钱没还,只是换了个债权人”。 这波操作能成,还得靠人民币的 “腰杆” 越来越硬。虽然现在美元还是全球第一大结算货币,占比 41.1%,欧元排第二占 36.43%,人民币 2.19% 的占比还有差距,但在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很多国家和中国做买卖时,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不用再兑换成美元,手里自然积累了人民币储备,这才有能力用人民币买美债。 而且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也在提升,已经达到 2.69%,虽然和美元的 58.36% 没法比,但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外汇储备的重要补充,这为 “人民币买美债、抵债务” 提供了基础。 美国对这种玩法其实挺头疼的。一方面,中国减持美债本身就会影响美债的市场需求,要是其他国家也跟着学,美国发新债融资就更难了;另一方面,用人民币进行债务交易,等于绕开了美元,这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是个间接冲击。 但美国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自己债务太高还不起,只能接受债权人和债务关系的变动。中国这边则通过这种方式,既降低了美债持有风险,又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相当于把 “被动的债权” 变成了 “主动的布局”。 不过也得看清,这种操作目前还不是主流。美债市场规模庞大,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美元、欧元相比还有差距,想靠这种方式彻底改变全球债务格局不现实。 但这确实给全球债务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 不再局限于 “美元结算、直接还钱”,而是通过货币和债权的灵活流转,找到多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中国减持美债的动作还在继续,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国家加入这种 “债务抵消” 玩法,值得关注。毕竟在 37 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务面前,任何 “讨债” 和 “还债” 的新方式,都会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 美债问题不只是中美之间的账本游戏,还牵扯全球经济稳定。美元要是真跌下神坛,全球贸易、能源结算都得洗牌。 信源:澎湃新闻

0 阅读:1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