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得到的消息 俄罗斯宣布了 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视察部队时爆出重磅消息,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经完成关键测试。这款导弹可不简单,一口气飞了1.4万公里,在天上待了将近15个小时,还成功躲过了反导系统的追踪。 普京直言这武器"全球唯一",这话有数据支撑。它的北约代号SSC-X-9"天殒",是俄专门针对反导系统研发的利器 。 1.4万公里是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披露的实测数据,10月21日的测试中,导弹飞行15小时仍未达极限 。这距离足以从莫斯科直达华盛顿再折返数千公里。 核动力是它的核心优势。发射靠固体燃料助推,巡航时启动小型核反应堆加热空气,理论射程能突破2万公里,实现全球覆盖。 它的突防秘诀在超低空飞行,常规巡航高度维持在50至100米,正好处于地面雷达盲区,现有反导系统很难捕捉。 但这武器藏着致命风险。2019年一次试验相关爆炸,造成5名核专家死亡,事发地周边检测到放射性元素扩散 。早期测试中,北欧曾监测到辐射异常升高。 美国早在上世纪搞过"冥王星"核动力导弹,1964年彻底下马。既因飞行时会释放放射性尾焰,也因被更安全的弹道导弹替代 。 西方曾质疑它"试射多失败",美情报部门称其13次试射中多次坠毁。如今15小时续航,显然攻克了核动力小型化难题,但普京坦言离部署仍需大量工作 。 俄罗斯这步棋是典型的非对称博弈。在北约持续东扩的背景下,用这种超远射程武器构建威慑,性价比远超常规舰队 。 美军早有防备,WC-135R核侦察机多次在北极测试区周边活动,试图捕捉其辐射信号。但导弹能灵活变轨绕路,等发现时可能已逼近目标。 这武器更像战略筹码。俄乌冲突胶着之际,普京亮明这张牌,意在强化谈判底气。但核动力带来的污染风险,始终是全人类的隐忧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