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求锤得锤!先得罪了中国,后打泰国的脸,现在好了,中国啥也不做就看着,先让泰国揍你一顿再说,反正泰国也占领不了柬埔寨全境,先打一顿再说。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这回柬埔寨真是“求锤得锤”,活生生把自己作进了坑里,本来靠着中国的帮扶,运河修得顺,经济区建得快,旅游区投资也红火,照理说这几年该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之前中国帮它铺的路,可不是“随便给点好处”那么简单——西哈努克港经济区里,大半厂房是中国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建的,从纺织厂到电子配件厂,直接给当地解决了十几万就业;泛亚铁路柬埔寨段的勘测、施工团队,全是中国派去的专家,连建材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就为了赶在2025年和泰国段对接,到时候泰国的榴莲、山竹能借道快速运到中国,柬埔寨光过路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那些年当地百姓提起“中国帮扶”,嘴里念的都是“路好走了,能赚钱了”。 可它偏要往沟里跳。去年下半年突然变了调子,跟着西方媒体的节奏,说中国的投资“有附加条件”,还暂停了中资参与的洞里萨湖旅游区开发——要知道那项目都已经投入了几个亿,周边村民都等着建完民宿赚游客的钱,工地一停,不少靠打零工过日子的人直接没了收入。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它转头就去找欧盟要“经济援助”,结果人家只给了点口头承诺,连之前答应的农产品出口配额都没兑现,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得罪中国还没缓过劲,又把泰国惹毛了。两国边境的波贝口岸,本来是泰国农产品进柬埔寨的主要通道,泰国的榴莲、山竹靠着这条线,每年能赚走柬埔寨市场近三成的水果利润。可柬埔寨去年突然单方面宣布“提高边境关税”,还临时关闭口岸三天,导致泰国几千吨水果烂在边境——泰国果农气得直骂,政府直接反手就来:暂停从柬埔寨进口大米,还把原本要借道柬埔寨的货运航线改去了越南。这一下,柬埔寨的大米没了主要出口渠道,国内米价都跟着跌,农民苦不堪言。 中国之所以“啥也不做就看着”,根本不是“不管”,是心里门儿清:帮扶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施舍。之前的合作里,中国没占过半点便宜,反而帮它把基础设施从“一穷二白”拉到能对接周边国家,可它自己要摆不正位置,觉得能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那就得自己承担后果。你看那些暂停的合作项目,不是中国主动撤的,是柬埔寨自己卡着审批不办;之前承诺的低息贷款,也是它自己迟迟不提交项目进展报告,自然下不来——路给你铺好了,你非要往泥里走,没人能一直拽着。 泰国的“反击”也刚好戳中它的软肋。柬埔寨的经济本来就依赖农产品出口和边境贸易,泰国一卡大米进口、改货运航线,等于直接断了它两条现金流;更别说两国边境的摩擦,连当地的小商贩都受影响,之前每天能卖几百块的跨境小商品,现在只能守着空荡荡的摊位发呆。那些之前跟着喊“摆脱依赖”的人,现在看着货架上涨价的日用品、没活干的工地,早没了当初的底气。 说到底,柬埔寨输就输在“拎不清”。放着稳赚不赔的合作不要,非要去碰那些“画大饼”的承诺;对着真心帮自己的人摆脸色,却对着只想薅羊毛的人点头哈腰。本来能靠着中国的帮扶、和泰国的互补,慢慢把经济做起来,结果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只能自己扛下所有后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69xxx09
这对父子就是狼心狗肺